本篇文章1723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周洲从北京出发

昨天( 1月20日),《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建立鼓励公司“走出去”的产业投资基金,工信部正在组织研究,一旦成型,其规模将达到千亿。

关于削减过剩产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四个一批”,即“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

生产能力过剩不是新的命题。 迄今为止,中国有两轮产能过剩的强调期。 随着逐渐摆脱政府主导的过度投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轮的结构转换和产能过剩的削减比上一轮不可或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专家王健认为,“走出去”是解决过剩产能的一环。 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的人们强调,搬迁的主体必须是公司,如果由政府主导,将成为新的增长重担。

始于上世纪末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刑厚媛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梳理了中国产能过剩的始末。

上世纪末,中国出现了结构性的生产能力过剩。 商务部作为对外投资合作的主管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开始诱惑公司的对外转移生产能力。

第一次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

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提出“以纺织领域为突破口推进国有公司改革”,全国压缩淘汰落后的棉纺锭达000万只。 西安纺织城、上海申新九工厂等几十年的老国有公司随之“断臂”压缩了产能。

当时有领导提议将部分纺织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 当时的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起草过剩产业转移海外投资文件,当时的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予以签署。 (随后,两者于2003年合并为商务部。

1999年,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印发《关于鼓励公司开展国外带材加工装配工作意见的通知》。 这是中国实施转移生产能力的第一个专项扶持政策。 政策主要支持国内纺织、服装、家电产品、轻工产品等加工贸易公司在海外进行加工贸易。

“外贸委管理前期考核公司,对外经贸部办理后期出境手续。 ”一位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当时成功向墨西哥转移了10万粒,在中南美成功转移了两个纺织项目。”

他接着说,国务院领导认为“过剩”的提法不恰当,改为“充裕生产能力”。

“随后,中国入世,海外市场诉求规模的上升掩盖了许多产能过剩的矛盾。 目前外需不振,加之内部过度投资严重,形成了新的产能过剩。 ”上述人士说。

2005年,国内水泥、煤炭等生产能力明显过剩。

商务部宣布了与产能转移相关的第二项措施,2006、2007年分两次在国外设立了十几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相关公司共同搭建了境外集群式“走出去”平台。

据商务部统计,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截至年底,这些设在海外的经贸合作区已上市公司投资额超过40亿美元,园区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美元,集中在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及少量建材等国内富余产能行业

不让政府主导

与前两次不同,这次国务院决定调整的严重过剩产能有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5个工业领域。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如果国家加强目前在装备、基础设施、核能、高铁领域的对外投资,将会产生许多与玻璃水泥等相关的上下游诉求。

中国与东盟和周边国家互联的项目很多,涉及高速公路和铁路的据点建设。

“大规模的建设期已经过去,但是很多中等发达国家需要更新和投入铁路、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 此时,转用国内充裕的配套产业,也许正是时候。 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对不同行业的海外投资安排,就会产生很好的利益。 ”霍建国说。

“消化能力过剩的根本上必须处理政府投资导向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处理,在转移的消化过程中,新的生产能力压力也有可能增加。 ”霍建国说:“首先切断源头,然后讨论如何停止并海外投资。 这才是逐步消化过剩生产能力的过程。 ”

他说,海外投资是消化产能过剩的一环,需要环境保护等多种手段,因此解决产能过剩需要很长时间。

“十二五”以来,商务部不断推进海外园区建设。

目前,相关政策正在不断研究中。

年,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打算不使用外汇建设海外合作基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一定比例的人民币作为前期投资资金,主要以吸引公司投资为主。

工信部也组织了研究公司“走出去”的产业投资基金。

霍建国警告说,“转出”是公司自主选择的投资过程,不是政府制定大规模计划的过程。

标题:“部委酝酿千亿“走出去”产业基金 专家提醒转移过剩产能不宜政府主导”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