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4字,读完约4分钟

奶企农的好处失去平衡,“断奶”频繁发生,“牛力不足”被消除,必须从乳业的诅咒中重新制造“生态链”

□本报记者任明杰

时隔“三聚氰胺事件”5年,中国乳业将再次参加考试。 今夏以来,乳业史上最严重的奶源短缺席卷全国,生鲜乳的采购价格和终端乳制品价格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

新闻记者对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多个牛奶来源主产区进行了调查,发现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散户近两年的加速退出是此次牛奶来源短缺的首要原因。 另外,由于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缓慢,未能迅速填补这一缺口,中国乳业结构转型正经历“阵痛”。 分析中国乳业历史上这两件重大事情的深层次原因,可以看出,长期缺乏优势平衡机制已经成为中国乳业快速发展急需打破的魔法。

“奶荒背后乳企奶农好处失衡:散户无奈关门退出”

散户无奈退出

奶源减少引起的奶站关闭

下午的阳光隔着玻璃斜射进乳站旁边的小屋。 奶站老板梁利娥扶着胳膊,懒散地半躺在床上,在奶站生意的河流下,她一点精神也没有。

“前年的时候不行,但是去年越来越差了。 梁利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说:“今年可以说完全不行了。” “以前这个乳站一天可以接收约3吨的奶,但现在一天可以接收600多公斤,很缺乏。 ”

梁利娥奶站是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周边众多奶站之一。 叶知秋,这个奶站无声地告诉人们乳业史上最严重的奶源短缺席卷了全国。

高级乳业解体师宋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每年需要约4600万吨鲜奶,估计缺口在400万吨以上。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差距每年都有,但一直维持在200-300万吨之间,可以说今年是历史上GDP缺口最大的一年。 ”

供需失衡,生鲜乳收购价格大幅上涨。 据统计,截至11月第二周,全国生鲜乳平均采购价格已经连续14个月上涨,创历史新高3.9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8.9%。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在奶源短缺的背景下,各地掀起“抢奶热潮”,部分地方生鲜乳收购价格高达每公斤6元。

关于今年的生鲜乳到底有多“金贵”,中国证券报记者去福成五丰调查时,企业的董秘宋宝贤举了例子。 “以前小牛出生后喂了三天奶再抱,现在一口奶也没喝就这样抱着。 因为奶不够,所以价格也太贵了”

关于此次奶源短缺的原因,山东省畜牧中央站副站长翟桂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这包括7、8月高温天气导致奶牛产奶量减少约20%、口蹄疫、流行热等疫病的影响、牛肉价格上涨的影响、奶牛产奶周期对牛奶供应量的影响等。” 可以说今年奶源不足有偶然性的因素。 ”。

但整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乳业史发现,奶源短缺的出现越来越多是必然的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中国乳业发展很快。 1998年至2008年是中国乳业迅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但随着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中国乳业遭受重创,发展速度一路下滑到谷底。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近十多年来,我国奶源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但从2008年开始增长率迅速跌至2%左右,特别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2009年,由于生鲜乳一时无人收购,奶农纷纷养牛 此后,国内奶酪畜牧业农户卖牛“退场”的现象一直持续,近两年更是加速退出。

“奶荒背后乳企奶农好处失衡:散户无奈关门退出”

沉重的货物堆积起来,各个用户离开的样子就像稻草一样,终于压倒了中国乳业这个气喘吁吁的“瘦牛”。

从整体来看,预计2008年全国奶酪畜牧业农户260多万户,年不足200万户,年奶酪畜牧业农户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10%至20%。

“去年,每天来挤奶场的奶牛有一百零五、六十头,但现在只剩下五六十头了。 ’梁利娥告诉中国证券新闻记者。

中国证券报的记者在访问有吃奶店的旭泥板村时也证实了梁利娥的说法。 饲养奶牛已有15年的村民刘忠儿当时说:“一家有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着炕头; 一家有两头牛,生活不愁; 虽然有民谣说“一家有三头牛,三年五年建成了洋房”,但他养的奶牛从去年的13头降到了现在的4头,“都是去年春天上市的,从那时开始村子里大量出售牛。 ”

“奶荒背后乳企奶农好处失衡:散户无奈关门退出”

旭板村奶牛养殖厂厂长侯丽锭也对记者说:“今年7月去镇上(呼和浩特市塞罕区金河镇)开会的时候,据说还有17000多头奶牛,结果昨天去开会的时候剩下不到13000头。 ”。

标题:“奶荒背后乳企奶农好处失衡:散户无奈关门退出”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