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8字,读完约4分钟

本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任沁孙亮全赵倩) ),“到年底将再安排1500万元的财政资金,为全市5376名生活困难的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广东省东莞市政府日前发表的这一通报,让当地老人非常兴奋。

“政府购买服务”这句“引人注目”的话起源于中国地方的改革探索,年复一年地关系到国家的决策,成为中国政府“简单的政治解放权”的重要线索。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北京学者徐立凡认为,建立服务型政府实际上已经在实践探索中,地方政府改革的开始已经画上了行政职能转变的新画卷,核心是“下放社会可以放手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执政的力量”

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简政放权的具体体现。 根据9月30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到明年,我国将基本建立比较完整的政府向社会力量服务购买力,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

分解者表示,这是中国政府转变职能的比较有效的措施。 随着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政府正在加大对社会“开门”的力度,努力将“管理者”变为“服务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服务大部分由政府或事业单位等机构提供,但随着社会大众追求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诉求日益突出,有限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

起源于英美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制度安排,代表着现代公共财政支出迅速发展的国际趋势。 20世纪90年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成为西方基本的社会政策工具。

“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之一,是重要的本职工作,但光靠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好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表示,政府管理创新需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徐立凡指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暗示了政府应具有市场仲裁者的地位,具有在公共服务行业担任主要供给者、为民生见底的信号 只要市场不发挥作用,政府就必须管理“闲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公共服务的诉求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中国各地政府开始探索如何实现角色转换,从提供公共服务成为公共资源的协调者。

2000年,上海开展养老机构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率先在中国提出并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在深圳、上海、北京、河北等地制定了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财政预算的政策江苏、上海等地设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天津去年从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超过了5000万元……

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扩大到了医疗卫生、教育、社区、培训、就业等多个公共服务行业。

这些探索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了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 经过严格审查,成立了377个项目。

年4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组织研究所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判断,项目总体上能体现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特点和必要性,203.7万人直接受益。

“向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开放政府不理解、不专业、昂贵的服务项目,有利于控制行政机关的规模。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宋雅琴说。

在此基础上,这股从地方探索开始的改革热潮开始上升为国家决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王伟指出,中国政府通过积极的制度供给,整合社会资源,扩张公共服务的空区间,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体现了现代政府执政理念的重要命题。

“把市场顺利交给市场,把社会顺利交给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科教授周孝正表示,这为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行业营造空空间,更加彰显中国政府“赋予社会权力”的改革决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具体途径。

原文链接: finance./ China/1113/145717310700.shtml

标题:“中国扩大“政府购买服务” 从地方到中央放权”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