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3字,读完约5分钟

◎经过记者王辛夷

商务部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802.8亿元人民币( 88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达到58.7%。

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同期国内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大幅下降,增长率仅为2.8%。 这种现象也被总结为民间投资的“外热内冷”。

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与这些问题形成对比的是,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兼投资司司长许昆林在会上表示,这一现象证明,随着国力的提高,中国公司目前比较大、比较强,有能力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快速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战术系副系主任李东红,拆解《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经济转型阶段,公司向海外寻求机会,另一方面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自身的转型升级。

政府投资没有被挤出民间投资

今年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去年全年的10.1%骤降至2.8%,而国有控股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一部分从去年的10.9%大幅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23.5%。 民间与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剪刀差也从全年的0.8个百分点激增至今年上半年的21.7个百分点。

对于这一变化,政府和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

在7月25日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确定,不存在政府挤出效应。 他表示,国家预算内各级政府投资共只占投资规模的5%,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上,在不同于民间投资的行业中各有作用,相辅相成。

张勇认为,过去私人投资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对应着经济两位数的高位增长。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6.7%,增速进入新常态,民间投资不能像过去那样增长到高位。

除了新常态的客观因素外,民间投资以以前流传的领域为中心不断增加也是增速下降的原因。 “以前做民间投资调查,公司的房子说做什么都赚钱,但现在不怎么赚钱。 ”张勇表示,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以以前传承下来的产业为中心,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民营公司正处于较大的波动期,寻找新的投资亮点、新的增长点需要一个过程。

“发改委: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未产生挤出效应”

金融统计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情况。 从年10月开始,m1的增长率超过m2,直线上升,两者之间的剪刀差从去年10月的0.5个百分点扩大到了今年6月的12.8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解释说,许多公司倾向于持有货币等待投资。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认为,民间资本对经济运行状况极为敏感,特别是许多民营公司被安排在产能过剩的领域。 在经济下滑的重压下,民间资本不愿投资,持币观望是近期民间投资大幅下降的首要原因。

海外投资支持公司的变革升级

商务部上周公布的对外投资数据对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降提供了另一种解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向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797家海外公司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投资额为88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7%。

其中,制造业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45.6%,达到175亿9000万美元,国内制造业投资仅增长3.3%。

由于我国的民营公司大多配置在制造业行业,这个数据一出来,很快就引起了外界对“民营投资是否外热内冷”的猜测。

“虽然不能说没有关系,但至少现在没有支持这种想法的数据。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上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介绍说,民营公司的海外投资额还很有限,占国内投资规模的比例仍然非常小。 “所以,我认为应该不是首要原因。 海外投资增长迅速也有一些短期因素。 ”

李东红认为,许多民营公司本来以过剩产能为中心进行配置,但由于国内经济增长率处于换挡期,投资机会减少,投资回报率下降,公司在这种时候大规模走出去是必然现象。

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广泛配置在海外的民营公司,中民投总裁助理廖锋在《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中解体。 在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的阶段,公司通过实现全球化扩大海外市场,有助于公司自身的快速发展。

廖峰认为,在宏观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公司自身也在积极进行变革。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通过海外投资、收购,可以大大缩短公司转型周期,帮助公司尽快完成产业升级。

7月25日,“一带一路”中民印尼清华“航海计划”第一期培训班举行开课仪式,来自印尼的数十名公司管理者来到中国取经。

李东红认为,尽管许多公司在国内很难找到机会,但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快速发展滞后,潜力巨大,机遇也非常多。

标题:“发改委: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未产生挤出效应”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