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3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首尔举行会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会议时发表演讲,重点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机械、建材、电力等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三方合作新企业品牌。

对长期低迷的钢铁领域来说,国际产能合作能否影响持续亏损的钢铁企业? 分析师表示,日本、韩国钢材市场较小,开展合作可能会给出口带来一定的利益,有助于转移部分产能,但无法在整体领域应对严重的产能过剩状况。

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表示,要逐一发挥中日韩各自的比较特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中国希望将工业体系完善、装备制造集成和施工建设能力强、性价比高的特点与韩日高端技术相结合,结合周边国家快速发展的诉求,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机械、建材、电力等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三方合作。

上海钢联副总裁陈卫斌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关于对钢材的诉求,韩国市场对中国钢材产品的诉求会稍大一些。 “近年来,中国的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迅速提高,在质量上与韩国产品没有太大差别,但价格很低。 ’因此,现在很多钢铁企业出口到韩国。 日本对中国钢材产品的诉求相对较低。

事实上,此前商务部表示,中韩自贸协定是惠及两国公司和民众的一大好事,韩国最终92%的产品将取消对中国的关税,覆盖91%的从中国进口额。 中国纺织品服装、钢铁和领域公司可以进一步降低对韩国的出口价格,提高在韩国市场的份额。

不过陈卫斌也指出,虽然钢铁出口不断增加,但钢铁企业获得的利润并不大。 一系列数据可以证明问题,今年9月中国出口钢材1125万吨,创历史新高。 中钢协副会长王立群表示,今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量可能超过1亿吨。

今年前9个月,大中型钢铁公司销售额2.2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9.26%,主营业务亏损达552.71亿元。

“目前,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在某种意义上已被中国出口商下调。 ’陈卫斌表示,出口利润正在下降。

卓创情报分解师刘新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日本、韩国钢材市场小,开展合作可能有利于出口,转移部分产能,但无法应对整体领域严重的产能过剩状况。

事实上,面对疲软的国内市场诉求,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成为解决钢铁领域难题的一种选择。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生产能力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钢铁生产能力的国际合作。 实际上,国内的钢铁公司也尝到了“走出去”开展生产能力合作的甜头。

作为钢铁生产能力强的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在海外投资建厂、销售渠道铺设方面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的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1月,河北钢铁集团与瑞士德高控股签署协议,使全球最大的钢铁贸易和综合服务业德高国际贸易控股的股份增至51%。 同年9月,河北钢铁集团与南非工业快速发展企业、中非快速发展基金签署了《河北钢铁集团南非钢铁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日韩自贸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航空先受益”

“生产能力向国外转移不仅仅是河北省,这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也是未来的趋势。 ’河北省钢铁集团的人是这么说的。

标题:“中日韩自贸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航空先受益”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