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6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的周程从北京出发

昨天( 3月5日)备受瞩目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公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gdp增长目标为7%左右。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依法国家治理开局、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 在这样关键的一年,只有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首相在《政府实务报告》中列举的各项任务能完成吗? 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应该有什么样的新状态? “双引擎”应该如何帮助中国经济增长?

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以下简称nbd )采访了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宋立,为大家解读了年《政府工作报告》。

官员必须适应新常态

nbd :你如何评价政府工作报告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宋立:今年制定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实事求是的,兼顾了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可行性,这个数字可以保证总理说的今年新增1000万人以上的就业,保证居民收入的增长。

有人可能不习惯经济增长目标从7.5%下降到7%。 但是,有必要确认,如果着眼于全球大背景,经济增长目标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今年的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世界各国也不乐观,仍然不容易保证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

此外,通常认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7%到8%之间,但在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转型结构的时候,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也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所以7%的经济增长率是现实的。

NBD :相对于7 %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新常态下应该有怎样的新状态?

宋立:在我看来,新常态不应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而应该成为更有能力的新起点。 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度,要防止过度下跌,从政策上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以前注重增长速度,现在注重就业、人民收入、地区间快速发展的平衡,为服务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

另外,地方政府应该更积极地做。 过去,地方的习性在于追求速度,现在不能只优先考虑gdp,也兼顾了其他方面的快速发展。 由于习性方法行不通了,地方可能不太习惯,一些官员采取观望的态度。

另外,在《八项规定》等制度下,一些官员可能认为下乡去工地跑项目没那么方便,抱有漫无目的、懒散的政治怠慢的想法。 对此,官员需要积极认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上级也应该发出确定的信号,媒体也需要增加舆论的诱惑。

“加减乘除”必须牢固

nbd )不仅是gdp,首相所说的“减法”和“乘法”怎么理解,该怎么执行?

宋立(首先,稳定增长应长短结合,短期内依靠降息、降准、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投资、减税等宏观政策。 从长远来看,包括稳定增长、结构调整、方法转换、创新驱动在内更有成效。

另外,为了保持稳定的成长和和谐结构的平衡,必须坚持“加减乘除”法。 过去,经常进行调整结构的“减法”,但在年中,需要多进行“加法”、“乘法”和“除法”,与稳定增长结构有机地组合。

具体来说,“乘法”第一是创新,“除法”是节能减排,“加法”是迅速发展新产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短期内应着力于设备的更新改造、技术的升级和创新,加强节能减排。

“加减乘除”法出台后,既有短期作用,也有长时间作用。 短期投资扩大,增长速度稳定,长时间竞争力提高。

nbd :你认为要把首相所说的改造以前传下来的发动机做成新的发动机,双发动机应该怎么做?

宋立:另一方面,要推进以前流传下来的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快速发展。 加快原有传承的特色产业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创新,保持动态竞争力。 积极发展前瞻性战术新型产业,着力培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

另一方面,推进过剩领域产能调整,适应全球化高峰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分工布局变化的新优势,改造提高周期性过剩产能,加快转移价格约束型过剩产能,坚决淘汰绝对过剩产能,从以前开始就比较有特点和新的竞争

以前流传下来的发动机改造提高在短期内很重要。 尽管以前流传下来的产业竞争力正在减弱,但市场还是有的。 必须加快劳动密集型领域的改造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制造新发动机方面,切实迎接着真正的创新快速发展的机遇。 由于目前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技术引进相对困难,国家也将继续加大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给予大众创新、万人创业更大的支持。

标题:“7%增速实事求是 加减乘除都要算好”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