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胡健

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只有7.3%。

改革开放30年来,高速增长最鲜明地诠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态势,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以来,中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9.83%,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位居第二。

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连续九个季度在7.4%至7.8%的区间内窄幅波动,逐渐淡化了人们心中的“保八”概念。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探索中。

哪一年,政府、公司、老百姓都追赶过gdp的高增长? 因为这个数字代表着财富的增长和国力的日盛。 突然,我们特别重视、从未让我们失望的gdp徘徊在历史低位,确实令人费解。

但这种下行趋势既是客观形势的使然,也是积极战术选择的结果。 高层经常提到今年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最基本的特点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走下了比以前更大的台阶,超高速增长期告一段落,正式进入经济转型期。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在经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需要经济减速或调整过程。 高速增长持续二三十年后,许多国家的增长率从第三个十年开始明显下降,在第四个十年,大多数进入了4 %以下的增长期。

这是在资源、劳动力等经济增长要素特征不断消耗后,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所决定的,中国自然无法避免这一问题,同时对中国自身来说,也开始面临资源透明度、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等棘手问题

这个现状的出现,与gdp本身无关,但与在哪一年我们只追赶gdp有关。 在“唯gdp论”指挥棒的挥舞下,许多地方不惜低级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经济快速发展畸形。

被人们诟病的“雾霾经济”和“拆迁经济”,正是这些代价的真实写照,这不仅削弱了经济的健康度,同样也降低了民众的幸福感。

本届政府已经摆脱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速度思维。 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我们将加快经济快速发展方式转变,以结构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牢牢创新这一“金钥匙”,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在中高增长的情况下,达到中高高端水平,达到中国经济的水平

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优先次序已经重于增长。 经济常态,本质上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原有竞争特征减弱、新竞争特征逐渐形成的过程。 随着简政放权、市场开放、价格改革、打破垄断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改革效果将逐渐显现,这将战胜经济长期增长压力。

任重而道远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缓慢完成工作的过程,短期内gdp增长率的下降也是改革阵痛的体现。 面对经济衰退的压力,高层已经多次表示,以前不会轻易启动救市模式。 消化以前刺激政策遗留下来的产能过剩、债务杠杆、房地产泡沫无疑是极其痛苦的,但这是将中国推向真正改革正道、推进经济转型的正确选择。

当然,再均衡的道路从长远来看的同时,也需要兼顾现在。 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大国来说,gdp增长率下降,内涵的风险也自然增大。 但是,以就业和民生衡量,中国经济没有失速的危险,喜欢时空中国经济的外资投行也逐渐否定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正在从制造业主导逐渐向服务业中心转变,与以前相比可以容纳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 考虑到近几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每年增长约1个百分点以上,即使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就业市场仍相当稳定。

随着劳动力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提高,我国仍有很多费用潜力,亟待释放。 随之,在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投资空之间,这一系列建设直接带动了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感,也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年将是gdp“七上八下”的第三年。 多少年来,我们一起追逐过纯粹的gdp? 未来,我们还会追什么样的gdp呢?

标题:“哪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GDP””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