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2字,读完约2分钟

经过记者的周程从北京出发

“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创新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土地流转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改造约1亿人口居住的各种贫民区和城中村,让有困难的人早日“走出小屋”、安居乐业 ”

这是昨天( 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时说的话。

李克强总理肯定了各地的积极探索。 同时,他强调,在我国各地情况差距较大、快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在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 国家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中,在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共计62个地方开展试点,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要点。

李克强表示,一切试点以改革为指挥,按照中央统筹规划、以地方为中心、综合推进、要点突破的要求,抓紧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价格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机制、推进城乡快速发展一体化、促进绿色低碳快速发展等要点

李克强总理还表示,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形成较为有效的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逐步发挥改革试点“先遣队”的作用。 另外鼓励未进入试点地区的有为,共同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做出贡献。

针对具体操作,李克强总理表示将颁布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探索实行转移支付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允许地方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将城镇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定居。 不要让他们挂在“一半空”上。 ”李克强总理强调。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处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建设,城市周边郊区的农业用地可以直接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 另外,农民在城市定居成为市民,解放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李克强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术、最大的结构调整,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生活改善。

另外,李克强总理积极接受产业转移,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东部产业园区在中西部开展共建、主机等连锁经营,以“业”兴“城”,大力加强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提高人口承载能力,

标题:“李克强: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