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6字,读完约5分钟

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的多功能厅人满为患,“长枪短炮”聚焦在主席台上。 在这里举办的是生态环境部每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关于土壤环境质量的。

土壤质量状况看起来与普通民众有些距离,但实际上直接关系到“舌尖”的安全。 迄今为止被媒体曝光的“镉米”“毒蔬菜”等动摇了大众的敏感神经。 因此,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第二位被信息发言人点名提问的记者,《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生态环境部在农用地土壤管理方面开展了那些工作? 如何保障居民的粮食安全?

每当记者在发布会上询问照片的来源时,生态环境部

首次在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亮相的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了确保农用地环境安全,保障居民粮食安全,生态环境部重点开展了加强污染源防治和加强污染源防控两个方面的业务。 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 “《十二五》以来,全国重金属相关公司共关闭1300多家,实施重金属减排项目900多家,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 ”

“生态环境部回应每经记者提问:“十三五”以来关停1300余家涉重金属领域公司,实施900多家减排工程”

“在现有相关调查的基础上,以农用地和要点领域的公司用地为要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到年底明确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这是土壤污染防治法“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部分的第一句话。

生态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经记者李彪拍摄

苏敬表示,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实施了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了工矿污染防治。 “十二五”以来,在重金属关联公司关闭、重金属减排等措施下,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实施后,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镉等重金属相关重要领域的公司排污整治行动,共排除13000多家公司,污染源近2000个。 截至目前,已完成近700条整治,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取得明显效果。

苏克强调,从日常工作安排和基层调查情况看,耕地周边污染源得到大力整治,比较有效地防范了耕地污染风险。

今年4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部联合下发通知,督促各地进一步分解落实任务,采取建设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加强污染源管制、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区等措施,推进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斯克斯克指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清查主体工作结束后,生态环境部与农业农村部合作,督促各地根据清查结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系统科学地推进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 目前,预计到年底被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率将达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90%左右的目标。

图片来源:本公司

年,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全国土壤总点超标率为16.1%。

根据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宅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这意味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将进入新的循环。

年12月,原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等五部门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总体方案》,于年7月联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全面启动清查工作。 此次清查包括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清查和积分领域公司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两部分。

苏克敬表示,农用地清查主体业务已经完成,目前已进入总结收尾阶段。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部分地区土壤污染风险突出,超选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理的任务仍然繁重。

目前,各地正在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推进安全利用。 目前,公司用地调查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进行。 年底前各省区市将完成公司用地调查工作。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管理模式和资金一直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苏敬先生说,首先,必须明确一方面的认识,即土壤污染对策是“花费很大的成本”进行对策修复。 “不要胡乱大治,大修,还是要重复风险管理的整体思路,真正需要修复的只是小部分。 ”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央财政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年累计发放280亿元,用于土壤污染状况清查、土壤污染源防控、土壤污染风险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土壤环境治理能力提高等

苏克敬说:“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合作推进相关业务,鼓励民间资本和公司投资土壤修复。”

封面照片来源:本公司

标题:“生态环境部回应每经记者提问:“十三五”以来关停1300余家涉重金属领域公司,实施900多家减排工程”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