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4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的专栏文案引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配合发力,共同搞好宏观经济调控的讨论。

你如何看待现行财政政策和地方债的管理等问题? 为此,《每日经济信息》(以下简称nbd )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nbd :有观点认为,目前不能简单地将赤字的规模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量等同起来。 我们如何理解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

赵全厚:按照定义,如果财政盈余,这就叫做防御性的财政政策、盈余财政政策。 如果有点赤字或者有点余额,这就叫做中性财政政策。 如果赤字高一点,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1998年至今,我国始终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最积极的时期赤字率达到3.0%; 一段时间内,我们也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赤字率在1.5%到1.8%之间。 通常,赤字率在2.0%以上的被称为积极财政政策。

今年的预算编制赤字率为2.6%,不能说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中,需要明确政府赤字在4本预算中沿用常规公共预算新债务规模口径的概念,这个口径比较小,广义上赤字还必须考虑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支差额(即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今年为1.35万亿元

乔宝云:据我评价,现在财政政策非常积极。 从地方债务的角度来看,如果只考虑合法债务,每年我国的地方债务余额约为16.47万亿元,似乎也可以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不是真的可以扩张吗? 一定不是。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还有隐性债务,不包括在我们的财政报告中。 但是,目前的隐性债务真正规模、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基金、ppp等各种形式的隐性债务到底有多少,并不容易准确估算。

“每经专访财科院专家:当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地方债必需纳入预算管理”

nbd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防战之一,其中的要点是防范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各界对此非常关注。 地方政府的债务由谁管理?

赵全厚)全国人大法律授权和国务院行政授权财政部管理政府债务后,从年开始,包括年预算法的通过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43号文,财政部这几年一直按照既定程序管理地方政府债务。

此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筛选新预算法实施前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存量,明确政府和公司责任,确定政府和企业分离的同时,确定融资平台不再承担地方政府融资职能。

对于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融资平台债务,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10.7万亿元将分三年进行置换,今年将全部置换完毕。

乔宝云:在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方面,对财政部门的指责是不公平的。 在治理地方债的态度上,我认为财政部比任何部门都要积极。 财政最后真正承担兜底风险,所以财政处处最谨慎。

nbd :目前,要防范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财政、金融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如何调整?

赵全厚:关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特别是融资平台的风险,我认为不能只看财政和金融两方面。 因为其行为主体既不是财政部门,也不是金融部门,而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 根据法律,年后,融资平台企业不再允许向政府融资。 否则就是违法违规融资,财政部也多次对这种违法违规举债行为负有解释责任。

剥离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企业的融资行为是国有公司市场化方法融资,这种融资行为似乎不能归结为财政部门。

乔宝云: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地方政府的统治,具体来说,无论哪个地方政府借钱都必须列入预算中。 在预算之外,政府不能借任何钱。 这是最重要的,这项工作很多时候是财政的一个部门做不到的。

从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承担制约责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充分的消息。 关键是要加强预算管理,把借的钱都记在账上。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他管理手段就无法正常工作。

其次是金融系统。 目前,我们的金融机构有明显的趋势,向政府、中央企业或国企借钱没有问题。 举债行为是市场行为,它是两肋之愿,有债有贷,如果金融机构拒绝贷款,地方政府怎么借钱? 因此,必须改革我们的金融体系,支持实体,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

nbd :近年来,政府部门大力推行减税减税政策,但近年来减税政策不少,但公司和居民缺乏真正的获得感,也有人认为将来会有更大的减税空之间。

赵全厚(如果说政府手上的钱每年都花不完的话,我想一定有减税/(/k0/)的时间。 但是,我国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杠杆化减税,未来减税空的时间并不大。

必须强调的是,政府减税空之间的关键要看未来改革和政府支出的调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优化等改革使政府职能发生巨大转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显增强,政府支出结构就会得到优化、社会创造力就会得到优化。

乔宝云:我们看到大量的减税额,有些观点认为缺乏获得感。 一种解释是,我们过去的税收征管还不完善,现在征管手段更完善。 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但是,从深层意义上讲,我们的许多政策必须透明,只有减少这些中间阶段的扭曲,才能完全实现政策目标。

标题:“每经专访财科院专家:当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地方债必需纳入预算管理”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