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8字,读完约3分钟

春耕前,国家调整玉米储藏政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从过去的托市收购改为“市场定价、价格补贴分离”,回归市场本质,保护农民利益。 最近,在中国玉米产量排名第一的吉林省农村采访时发现,尽管省份初步落实了减少300万亩玉米种植的指标,但农民仍在犹豫今年种什么好。

一家玉米库存高的企业,进口价格低,加工公司望而却步,产量比销量明显,玉米价格下跌已成为必然趋势。 但是,秋天过后到底会下降多少? 国家到底能补充多少? 种玉米到底有没有损失? 我相信巨大的问号留在农民的心底,谁也不能明确回答。

但是,控制春耕,种什么好还不放心。 这不是好兆头,会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加。 吉林年产量约580亿斤,占粮食产量的80%。 玉米收购价每斤下降1毛钱,农民就会减产5亿8000万元。 这不是小数目。

其实,纵观农产品[0.50%资金研究报]的价格波动,并不是玉米的一种。 据说吕梁山扶贫支柱产业红枣滞销,部分农民不收割。 市场上堆满了十元枣,另一种农产品核桃的价格也明显下跌。 南方部分地区甘蔗每吨5600元尚未被收购; 羊肉价格连续两年大幅下降,但猪肉售价一路飙升,大葱、大蒜价格一度过高也备受关注。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供求关系多,纷繁变化,农产品价格波动不足为奇,但长期以来反复大幅波动,并不正常。 农民赚不到钱,居民又贵又费钱,流通行业混乱,造成巨大浪费,市场信号也失灵。

专家分析认为,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根本原因是以联产承包为主的千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 长期以来,农民耕作依靠感觉,依靠习性,政府在组织农业生产时,往往善于运用强于生产组织、弱于经营销售的行政号召,从而疏于市场诱惑。 许多地方和部门在价格出现波动后经常使用储备、组织销售、分解原因,但产前市场分解和生产预警一般都是“失声”。

“玉米收购价每降1分吉林农民减收5.8亿 春耕临近茫然难定“种什么””

大量农民不知道今年种什么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必须按照现代农业理念组织生产,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这是处理问题的根本,农民的生产前半部分靠感觉,后半部分靠运气,不能种地像赌博一样。

专家说,要解决“谁能告诉我、今年种什么”的课题,必须尽快提到政府议事日程。 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产出效益和比较效益太低,而新型工业化、新闻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其实涉及“三农”。 新闻不对称可能是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乃至农副产品价格大跌的重要因素。

专家提出,根据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规律,智慧农业必须作为“补短板”的重要工作落实在农田地头上。 春耕前,应认真研究今年各类农作物的种植意向、市场销售和库存、进出口情况、国际市场动态、历史同比、生产价格等重要情况,及时发表提示性要求和建议,以供农民生产参考。 倾听谣言和信息引诱市场,异化心理,而不是加剧供求矛盾。

“玉米收购价每降1分吉林农民减收5.8亿 春耕临近茫然难定“种什么””

此外,要大力支持专业化、基地化、区域化的生产结构,培育种植饲养加工的大型、家庭农场、种植基地,确保产销平稳进行,比较有效地连接产销,稳定供需。 本公司

标题:“玉米收购价每降1分吉林农民减收5.8亿 春耕临近茫然难定“种什么””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