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3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胡健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家经济民生的大事。

昨天( 6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三部委公开印发了《粮食收容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 ~年)》的通知。

通知指出,全面提高粮食储存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保卫“种粮卖粮”的粮食流通工作基层,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流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卓创咨询粮食分解师王书童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作为粮食储备供给的一环,我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如果不采取一点措施,暴露出的粮食浪费等问题将更加严重,甚至粮食价格、粮食种植积极性等涉农问题也将面临挑战

每年可以节约1300万吨粮食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机械化骨干粮库、世行贷款粮食流通项目、利用国债建设中央储备粮库等3次大规模粮仓设施建设。

但是,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供需形势的一些变化,粮食储藏室容积能力不足、物流渠道不畅、紧急供应能力不足、产后损失浪费严重、质量安全隐患严重等矛盾日益突出,国家粮食供应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

特别是在粮食储存方面,现有设施的能力严重不足。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6亿700万吨,相对于3亿9800万吨的商品粮量,粮仓容积不足巨大。 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地区尤为严重。

仓库设施也有陈旧等问题。 为此,确定了集中资金,突出要点,抓紧“危险仓储库”建设,以粮食主产地为要点,全省整体推进,兼顾产销平衡区。 年前完成全国“危房老库”的维度改造和功能提升。

王书童说,许多粮仓设施不是完全的露天浴池,但在保温隔热、防潮防雨、气密性等方面普遍不好,直接关系到粮食浪费。 此外,储备粮食应每三年轮换一次,但由于仓库条件不符合这一要求,许多地方每年轮换一次,还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

他表示,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考虑到粮食安全因素,商品市场消化能力相对稳定,未来国家将加大粮食储存力度,粮食仓储短缺越来越大,设施跟不上,造成越来越多的浪费。

通知中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户粮食储存约占全国粮食年产量的一半,由于储存条件差、设施简陋等原因,农户粮食储存损失的比例约为8%左右。 加上粮仓装卸运输的泄漏、过度和粗放加工,每年粮食损失超过3500万吨。

这次“粮食安全项目”的计划期限为~年,根据愿景,未来粮食产后节约将取得明显效果。 每年减少粮食生产后流通过程的损失浪费1300万吨( 260亿斤)以上,损失浪费率下降40%以上,使粮食支出更加科学合理,形成全社会节食带来的长效减损机制。

鼓励社会多样性主体的参与

计划文案要从今年开始看效果。 通知指出,加强政府支持,到年底完成国务院年第五十二届常务会明确的集中新仓库建设容量5000万吨的任务。

按照三部委的计划,新建符合相关条件的仓储设施纳入集中的新建仓库容纳规模,建设形成适应粮食安全需要的容纳能力。 仓容建设要与诉求紧密结合,优化区域、结构布局,切实处理农民粮食难问题,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王书童分析认为,粮库等投资有国家战术安全考虑,但也可以与市场结合,因此这部分投资诉求既需要国家主导,也需要多元化。 这既有助于减少财政压力,也有助于提高效率。

通知指出,为发挥政府招商引资作用,未来粮仓设施等建设被列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行业之一,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分别执行。

三部委表示,确需中央投资支持时,结合中央投资安排要点和大体统一考虑,优先支持粮食主产区粮仓设施和区域间粮食现代物流等重要项目。

并且,确定了计划还提到了目前火热的ppp问题。 “市场化能处理的东西,必须越来越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合理吸引市场多元主体的投资经营行业,逐步建立“负面清单”发行制度,使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外投资行业。 ”据通知。

“一些加工公司通过ppp等方法介入存款矩阵,对公司也有好处。 ”王书童说,一方面要分配主要业务的风险,另一方面自己拥有储备仓库也可以为公司的经营节约价格。

“”

形成粮食短缺的长效机制

预计此次“粮食安全保障项目”规划期为~年,每年减少1,300万吨以上粮食生产后流通过程的损失,将损失浪费率降低40%以上,使粮食支出更加科学合理,形成全社会粮食节约耗损的长效机制。 而且,为了发挥政府的吸引投资作用,未来粮食仓储设施等建设被列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行业之一。

标题:“三部委为粮食储运加装“安全门” 每年将减少浪费260亿斤”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