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9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张雯从北京出发

农村金融改革将于年继续推进。

最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从权威人士那里获悉,“口渴”的农村金融现状有望在年1号文件中得到定向手术式的准确应对。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要按照改革政策的意图,把农村金融‘沉’到基层最渴的地方。” 改革目标是使农业融资总量持续增长,农业相关融资比例不能下降。 具体措施包括继续农村金融相关税收优惠、开展融资资产担保再融资试点、实施更优惠的农业支持再融资利率等。

据悉,在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农村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合作、“三农”融资担保等方面接受了相关政策安排。

意图增加农业信贷总量

农村金融难以吸引资金的“活水”的“老问题”有望得到比较有效的应对。

记者了解到,年中央在农村金融业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贷款、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目标是继续推进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贷款总量持续增长和涉农贷款比例下降。

除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外,上述信息人士还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有望在年内实现覆盖所有县域分行的目标。

其实,2009年银监会发布《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后,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加快,“三农”金融事业部制以县域金融业务为主体,在管理体制、经营决策、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年末,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关于涉农贷款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提供农户贷款、农村公司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所得利息收入征收3%的税率,实现覆盖所有县域分行。 这意味着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业务比重将持续上升。

“一号文件引诱资金“下基层”将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

这些信息人士认为,与商业银行不同,加强政策性职能定位,审慎快速发展自营性业务,有望成为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力度提高、农业农村建设中长时间融资投入等政策性银行改革标准的定位 村镇银行要提高在农村的覆盖面。

但是,在政策主导下,农业快速发展的风险也凸现出来。 “要做好对农业的金融服务,实际上就要提高农业自身的风险控制、收益可持续性,也就是农业自身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快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对商业银行来说,其资金流动一定是风险小、收益高的市场,因此,提高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水平和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必须是互利双赢、相互合作的关系。”

“一号文件引诱资金“下基层”将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

降低商业银行的农业支援价格

除了对不同类型的银行进行政策性安排外,许多政策集团还致力于农业相关资金的“活水”。 据记者介绍,关于此前热门的信用资产担保再贷款,将采用试点形式进行。 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向央行申请再融资或首次引入质押。

再融资是指从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 目前央行提供的再贷款基本上是无担保贷款,没有抵押物和质押物。 另一方面,信用资产担保再贷款对商业银行再贷款的担保物提出了要求。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引进质押和抵押物,将降低再融资的风险,降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价格,农业支持的债务价格也将下降,因此商业银行将对农村地区和农户进行利率更有利的融资。

“政策的着力点将是让最口渴的基层‘活水’资金。 ”上述信息人士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还将开展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产权担保贷款试点、“三农”融资担保工作快速发展、大型农机融资租赁试点等。 对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合作试点来说,政策定位是“稳妥开展”,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

事实上,对于风波不断的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合作来说,业内专家认为应及时划清政府和银监会的责任界限。

“在政策的带动下,农村金融活动更加活跃,监管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党国英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比如对农民合作社的资金支持,政策一直要求落实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但许多地方政府缺乏专业性,这实际上增加了政府的行政价格和监管难度。 建议银监会制定更加专业、可操作的监管措施。 此外,政府实际上已经做了越来越多的事情,如建立银行农业支持融资支持系统,以保证财政农业支持资金,从而给银行带来安全感等。 一旦发生风险,政府就会失去农业支援资金,但实际上银行的资金投入到农业中,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 ”

标题:“一号文件引诱资金“下基层”将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