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周洲从北京出发

商务部部长助理张向晨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公司快速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海外贸的产业政策必须定位于比较有特色的中间产品和工程贸易,而不是整个产业链。 这是由全球产业价值链决定的。

中间产品和工程贸易的定位

中国制造近年来处于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 从代加工起步的公司家们延伸到“微笑曲线”的两端,重视企业品牌、研发和销售,面向高端的上升,在产业链的覆盖上下了功夫。

比起在整个价值链上的配置方法,张向晨更认同中国制造作为“中间产品”的定位。 三组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缓慢艰难地上升。

测量工具是贸易增加值。 贸易附加值表明了去除出口中的进口成分,出口1美元能给本国带来多少国内附加值。 2002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国内增加值为51.8%。 的比例上升到60.4%。

9年间,中国贸易增加值上升8.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一年几乎上升了1个百分点。 “这就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进步。 ”张向晨说。

中国加工贸易的增加值在下降。 这种“两头驻外”的贸易方法,仅限于帮助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同时让中国老板赚取相对低廉的加工费。

1998年,中国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加值达到53%。 年,这个数字降至35%,年降至32%。 加工的国内增加值从入世前的1/2变为1/3。 “这证明我们出口中的进口成分逐年减少。 ”张向晨说:“在国内增加值的情况下,这1/3将进一步下降。”

这些数据组表明,快速发展中国家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升级是可能的,但并不容易。 根据经合组织的报告,中国已成为东亚地区全球价值链的核心。

在分析全球价值链的优势后,张向晨认为中国的产业政策应该定位为中间产品和工程贸易。

中间产业占世界贸易份额的60%。 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为20%,但在占世界贸易80%的货物贸易中,30%由服务贸易拉动。 因此,实际的服务贸易必须占世界贸易的一半江山。

为此,张向晨表示,中国的贸易政策应减少和取消中间产品关税,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促进贸易便利化。 他赋予公司的创新战略不是只追求原始创新,而是以从全球价值链获得技术和升级的支持为目标。

“由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优势,中国公司具有二次创新的能力。 虽然与美国原始创新的优势不同,但由于有了这种能力,(中国公司)只有紧紧贴近全球价值链,遵循第一步,才能不断提升中国的基础创新。 ”张向晨说。

加工环节的外翻方法不同

加工贸易的国内附加值下降和加工贸易在中海外贸中的份额下降正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高度化的一个方面。

张向晨表示,随着产业升级,从出口角度来说,货物出口约7成从沿海出口,但部分外贸公司已经转移了实际的生产加工环节,报关仍留在沿海,但加工环节转移到中西部和国外。

作为加工的一环,转移到内陆和东南亚的方法也不同。 “搬迁到内地是凝聚式的搬迁和整体的承担,必须通过工业园区承担; 转移到东南亚的是订单和代办的转移,是租工厂。 ”张向晨说。

他说,未来的加工制造环节将继续向外转移,据商务部调查,约三分之一的沿海外贸公司有这样的意愿。 这些公司并没有停留在思考的阶段,至少我们考察过。

关于这次搬迁,他认为没有必要太担心。 因为为了升级,有些东西不得不搬迁。 中国的市场容量和诉求相当大一部分将继续把以前流传下来的产业留在国内。 “当然,这是一个在水平提高后流传至今的产业。 ”

标题:“商务部:中国制造应定位于中间产品和工序贸易”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