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6字,读完约6分钟

经过记者周洲从北京出发

今年头11个月,中海外贸总额达到3.7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7%。 据估算,月平均贸易额将达到3000亿美元以上,今年中国贸易额很有可能突破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今年4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公布了年度各成员贸易量统计数据。 年,中国在世界的货物贸易总额为38670亿美元,居第二位,仅比美国少150亿美元。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全年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为38824亿美元。

去年,中国每天的贸易额约为106亿美元,与美国的差距为15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一天半的贸易额。

从规模小到大

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海外向型经济和外贸实现了新的飞跃,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

据海关统计,从2002年到200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6207.7亿美元增加到36418.6亿美元,年均增长21.7%,约为同期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9%的两倍以上。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从2002年的4.7%上升到年11.1%,从2009年开始中国连续4年稳定在世界外贸第二大国的位置。

出口总额中,工业产品所占比例从2002年的91.2%上升到了年的94.7%; 机电产品从48.2%提高到57.2%; 高科技产品从20.8%提高到28.9%。

而且,先进技术、设备、主要零部件的进口迅速增加。 年,机电产品进口额为753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8倍; 高科技产品进口额4630亿美元,增长4.6倍。 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6.9亿吨,比2002年增加5.2倍; 原油进口2.5亿吨,增长2.7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这十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十五”期间,另一个是“十一五”期间。 “十五”期间是快速发展的阶段。

他认为,在此期间,由于外部市场宽松,我海外贸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另外,世界经济处于相对活跃稳定的增长阶段,外部市场的扩大抵消了投资转化率的减少。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奠定了贸易大国的地位。

但是,“十五”以后,特别是2005年以后,霍建国认为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出口环境紧张,国内价格压力上升和国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相反促进了我国出口质量和利润的快速提高。

“从整体上看,这十年的快速发展,不仅不断优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过去过度依赖欧美等主要市场的结构。 ”霍建国说。

另外,经过这十年的快速发展,出口公司的规模、经营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出现了几个具有包括民营公司集团在内的跨国公司特征、兼具海外投资经营进出口的大公司。

政策不断调整

这十年间,我国的外贸政策也进入了调整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之初,随着出口的迅速发展,出口退税规模扩大,形成了新的财政负担。 2004年1月1日实施了新出口退税政策,下调或取消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国际金融危机,外贸环境急剧恶化。 为了稳定出口,我国从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连续7次大规模提高纺织品服装、机电、钢材、化工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从年7月15日起,中国又取消了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料、农药、医药、化工产品、塑料和产品、橡胶和产品、玻璃和产品的出口退税,共涉及406个商品品种,促进了外贸的转型升级。

但是,这一年全面爆发的欧洲都柏林危机又使中国出口面临危机。 因为欧盟自2004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为了稳定出口,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还印发了《关于对货物劳务出口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和《对货物劳务出口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两个重要文件。

从出口信用政策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全面取消了出口补贴政策,扩大了买方信用和卖方信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此外,为了鼓励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对高风险地区的贸易开展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有力支持了公司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公司在外汇和市场波动中的风险。

这十年间,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也发生了变化。 年6月19日,中国将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从年4月16日开始,银行间即期外国汇市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格波动区间从0.5%扩大到1%,动态管理和调整人民币汇率波动,促进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

“中海外贸的增长大部分来自外资的作用,外资公司的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50%,加工贸易的1/3支撑着整个外贸市场的结构。 稳定对外贸易增长与稳定外资增长有密切关系。 ”霍建国说。

在wto框架下,为了推进内外资的统一国民待遇,从年开始,外资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内资公司完全一致。

霍建国表示,从利用外资的环境和措施来看,中国继续扩大外资的利用还有相当大的余地,我国在未来开放的行业扩张和空之间尤为重要。

客户败落了

在这十年中,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年中国成为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也发生了变化。

从1992年到2003年,日本连续12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3年美国和欧盟位居第二和第三,但日本的领先地位在2004年被欧盟超越。 2004年至2005年,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2007年,中欧、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561亿美元、3021亿美元和2360亿美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5.2倍、4.5倍和3.8倍。

“2013年中国或超美国成全球第一贸易大国”

2007年,东盟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印度分别是中国的第八、第十大贸易伙伴。

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前,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7年间,外贸发展迅速进入黄金快速发展。 排名前四的贸易伙伴基本稳定,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

2009年上半年,美国再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年7月,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额达到306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截止到2009年,欧盟继续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

其中发生最突出变化的是东盟。 2007年,东盟是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从2009年到2009年,东盟连续第四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取代了日本的地位。

标题:“2013年中国或超美国成全球第一贸易大国”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