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3字,读完约2分钟

照片来源:照片网

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年度费品工业“三品”特别行动要领业务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业务安排》。

该《实务安排》指出,将指导地方培养小品种药(紧缺药)的集中生产基地。 增加10种小品种药物,稳定生产供应。 支持医药公司开展后发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后发药品的质量水平。 完成《医药工业快速发展规划指南》中期判断,继续推进指南的实施。

小品种药(紧缺药)是指临床必需的、用量少、市场供给不稳定、容易造成临床短缺的药物。 由于其用量少,市场诉求小,公司生产动力不足。 因为这个供给极其不稳定。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今年2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卫计委、发改委、食药监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紧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选择了5家左右的公司(集团)进行小品种药 该《通知》阐述必须拥有20多种小品种药品,确定到明年实现100个小品种药品的集中生产和稳定供应。

《工作安排》指出,培育小品种药(紧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增加10个小品种药,充分看到相关部门重视推进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另外,《实务安排》表示:“支持医药公司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水平。”

后发医药品适宜性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后发医药品,在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大致情况下,分批进行质量适宜性评价。

迄今为止,引起争议的萨普勒斯、匹多莫德等药品都与一致性评价问题有关。 一位不愿指名道姓的医药领域关注者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医药领域曾经历过迅速发展的“灰色时期”,特定时间批准上市的产品的疗效存在疑问。 所以,目前我国西药一致性评价和中药上市后开始评价,也是为了推出无疗效的药品。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利于推进国内实力药企进口和原研替代。

标题:“工信部:培育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 新增10个小品种药”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