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7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李彪

历时三年,应对环境保护三大作战的最后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出台。

相对于大气和水,土壤污染治理难度更高、更隐蔽,土壤污染事件每次曝光都给整个社会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因此,社会期待着《土十条》的公布。

《土十条》到底如何处理土壤污染问题,未来土壤污染治理将如何快速发展,新设立的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部门将如何发挥作用? 与这些问题相比,《每日经济信息》(以下简称nbd )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玉链。

土壤修复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

nbd :在处理土壤污染方面,我们遇到了那些问题?

林玉链:不可否认,我们现阶段面临着土壤污染的问题。 但值得正视的是,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涉及具体业务,需要相应的法律确定相互关系。 没有标准,污染的认定、管理、修复等需要标准测量; 另外,由于技术力量不足,处理土壤问题需要一定的手段、做法,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完全、不成熟,与国外的差距很大。

“环保部专家解读《土十条》:需处理立法、技术、资金等问题”

另外,还有土壤污染治理的资金问题,土壤污染治理投入比水和大气多,有较大资金投入的诉求,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公司出钱也非常困难。

因此,《土十条》对比处理这些问题很大。 例如,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未污染土壤保护等。 《土十条》实际上是处理当前中国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处方。

nbd :在标准体系的建设、修复技术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目前有那些进展?

林玉链: 1995年制定发布我国首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以来,已经颁布实施了近50项土壤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初步形成了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与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相比,当时的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启动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目前修订的3个标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草案已经3次征求社会意见。

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 从总体上看,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国外土壤修复已有40~50年的历史,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应用仅有10年,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相信在未来~10年的不断努力下,一定能使我国污染区划土壤修复技术和装备的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大力推进土壤修复产业的快速发展。

土壤司主导土壤污染

nbd )土壤管理相关行业的事业推进很快,但中国部分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仍然很严重。 你对《土十条》中提出的年份和2030年的管理目标有什么看法?

林玉链:根据《土十条》,到了年中,被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率将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比起高要求,这两个目标更体现了政府治理土壤污染的决心。 实现这个目标一定有挑战,面临的困难比较大。 但是,我们应该有信心,在当时明确这个目标时已经经过充分的论证、解体,在《土十条》公布实施后,看到具体的进展效果。

“环保部专家解读《土十条》:需处理立法、技术、资金等问题”

如果能够妥善处理上述立法、标准、技术、资金等问题,实现目标不是问题,但需要各方面的事业推进。

nbd :结合“土十条”的制定和环境保护部新设立的土壤环境管理部门,你认为未来的土壤污染管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林玉链: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是土壤环境统一管理、协调的部门,对土壤污染防治拥有更有组织的权力。 今后,土壤污染防治的主导权越来越掌握在土壤环境管理部门手中,这也是确保“土十条”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条件。

而且,随着管理的加强,就领域来说,我国的土壤管理才刚刚开始,但未来快速发展的潜力很大,相关领域一定会迎来良好的快速发展机会,这是一个新的行业。

标题:“环保部专家解读《土十条》:需处理立法、技术、资金等问题”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