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17字,读完约9分钟

标题:到了2005年,所有养老设施都可以提供医疗服务,但目前——医疗和医疗相结合的养老院只有两成(民生三问) )。

为处理日益增长的养老和医疗诉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部门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的指导意见》。 现有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能否满足诉求? 医养结合会不会加剧医疗资源的紧张状态? 将来怎样才能有效地增加供给呢? 民政部和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作了解答。

——编辑者

(/S2 ) )医疗和医疗结合的差距很大,所以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处理)/S2 ) )。

目前,我国的养老诉求和医疗诉求正在迅速增加。 民政部有关人员12月7日贯彻落实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说,养老是我国当前需要解读的重大社会问题,医疗与养老脱节之前流传下来的养老模式是制约养老服务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据统计,截至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1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老年人就医问题日益突出。

“人民日报三问医养结合:目前具备医疗能力的养老院仅两成”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甄炳亮12月7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平均每年增加800万至1200万老人,其中老年人增长速度尤为迅速。 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近4000万人。

与日益增大的诉求相比,医养结合供给明显不足。 民政部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实际拥有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多。 根据《意见》提出的目标,到了年,所有养老机构都以不同的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能够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诉求。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医疗结合快速发展滞后,存在亟待处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政策保障不足。 医疗与医疗结合相关的医疗、养老和医疗保险政策受到财力限制,对老龄、失能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保障不足,许多护理项目不能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这样做,养老机构

医患关系程度不高。 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设置计划联系不上比较有效,养护型、医疗型养老机构建设不足,护理床位比例低,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设施的功能不完善。

服务能力不足。 在居家和社区养老中,老年人最关注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 但是,目前许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不紧密结合,一般只能提供日托服务,不能满足高龄、失能老年人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重叠的服务诉求。 在设施养老方面,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疾病,对医疗服务的诉求很强,但由于工资待遇低、职务评价采用受限等原因,加之硬件配置不足,医疗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对老年人的诉求。 结果是养老机构高端公司的管理和护理等专业人才不足,流动性大,机构可持续快速发展的程度低。

“人民日报三问医养结合:目前具备医疗能力的养老院仅两成”

二问医疗资源一进入养老院,会不会分得很薄

快速发展医养结合不是加剧看病难,而是应该如何平衡医疗资源匮乏与养老诉求旺盛的矛盾?

甄炳亮通过社区日托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无缝配合,实行国别诊疗和全科医生制度,为在家和社区中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居家病床和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帮助老年人就近获得公共卫生服务

在中国政府网采访中,国家卫生计生委会计生育家庭快速发展司副司长何炤华表示,目前社会反映的看病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大专家身上,由于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更多患病老年人需要获得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医疗

医养结合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强调医疗与养老的有机联系和融合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优化医疗资源的采用效率,加快康复、护理等慢性病医疗机构的建设,为大医院或长时间入住大医院的老年人提供康复医院、护理医院或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通过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等措施,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有医疗护理诉求的老人可以根据健康状况和自身条件在医疗结合机构获得服务。 并加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老年人所需的基本健康管理服务,建立“治疗在大医院,康复护理在医养结合机构或养老机构”的综合连续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解决数亿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问题。

“人民日报三问医养结合:目前具备医疗能力的养老院仅两成”

另外,如果医疗和医疗的合作迅速发展,医疗保险的支付压力不是会增加吗?

何炤华氏致力于推进医养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健康和养老服务资源,让更多老人自主离开医院,不在大医院长时间住院、不卧床,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整体降低医疗卫生服务支出,医疗保险

甄炳亮表示,与在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和康复护理相比,养老机构的相应服务费用较低。 对于社区和家庭来说,如果老年人更容易获得家庭病床和全科医生的服务,减少门诊和住院次数,也有助于减轻医疗保险资金的压力。

三问为了有更多的资源进入,应该怎样激励

目前,医养结合的差距不小,如何比较有效地增加供给,成为迫切需要应对的问题。

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首先要提高养老服务医疗保障能力,加强养护型、医疗型养老机构建设。 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集中护理、稳定期生活护理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 迅速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便利老年人在社区附近获得医疗服务。 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迅速发展老年医院,增加老年病床数量。

“人民日报三问医养结合:目前具备医疗能力的养老院仅两成”

更重要的是,要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制度建设,把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作为促进健康养老的重要措施。

对此,甄炳亮表示,在规划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将养老与医疗相结合。 例如,如果地区内有医院的话,在设立养老设施时,希望能够靠近这家医院,方便交通,能够相互支援。

并鼓励有条件的医院托管养老设施医疗服务,建设养老医疗联合体。 例如,养老设施可以作为医院的后治疗通道,出院后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可以去养老设施。

政府应当向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用地政策支持。 例如,民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由政府分配土地,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通过招商的方式优先保障供给地。 加强金融支持,对医养结合机构可以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的投融资模式,也可以采用产业招商基金方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在人才建设方面,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工作人员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享受同等的职务待遇,在继续教育等方面优先考虑。 鼓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养老机构多工作,轮流值班,帮助培养养老护理人员。

何炤华氏表示,《意见》要求各地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规划时,要确保足够空为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养结合机构,特别是按照“非禁即入”的大致情况,哪些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格 另外,作为批准的一环,为了缩短批准期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供一站式便利的服务。 通过特许经营、民营和民间办公室支持的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结合机构。

“人民日报三问医养结合:目前具备医疗能力的养老院仅两成”

链接1

由于老龄化,卫生费用增长很快

人民日报北京12月7日(记者李红梅)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规模较大,疾病经济负担占gdp的比例从1993年2.1%增加到每年3.4%,卫生费用增长速度较快,成为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应对老龄化的一大挑战。 在最近举行的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18届年会上,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勤在演讲中指出。

“年,由于年龄结构的变化,慢性病例数预计比2005年上升31.3%,医疗服务费用预计比2005年增加19.6%,与发达国家相比迅速增加。 》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快速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表示,人口老龄化将使医疗体系面临疾病谱变革、人口转型、体制变革三大挑战。

与会专家为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制定了实施健康老龄化的国家战术,各方面推进适应老龄社会导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健康管理,以社区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以专业的老年人机构为依托的预防、医疗、康复

链接2

入住公务养老院需要轮候制度

人民日报北京12月7日(记者商旸)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甄炳亮在今天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表示,必须建立入住公务养老机构资格判断和轮候制度,确保健康老人在福利机构停留20年以上,不让其他更需要的老人进入。

甄炳亮还表示,目前养老机构空的床位率很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些养老机构的土地购买、建设价格等前期投资大,床位费高,而且远离市区,老人的看病价格高。

未来应该更加重视养老计划的配置。 一个地区有多少老人,失能、失智、半失能的老人比例大概有多少,相应地形成大中小养老机构和日托中心的合理布局。 根据这一安排,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租赁、改建等途径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育家庭快速发展司副司长何炤华表示,各地应将养老设施纳入新城区统筹规划,防止新城区快速发展,养老设施不足建设在郊区,距离远,价格高。

标题:“人民日报三问医养结合:目前具备医疗能力的养老院仅两成”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