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7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韩冰从北京出发

中央经济实务会议指出,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越来越依赖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使创新成为推动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那么,人力资本质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 中国的投资模式应该如何调整? 对此,《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以下简称nbd )特别采访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nbd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为什么越来越依赖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王小鲁:现在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根据我们较早前的推算,人力资本质量外溢效应和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合计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只有0.4%,在改革期间上升到1%以上,近年来超过1.4%的水平,并持续呈现上升的态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廉价劳动力时代消失,需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优化经济增长效率。

另一方面,目前许多领域面临产能过剩,如果像过去那样单纯依赖资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效果将越来越差,因此有必要调整中国过去落后的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首要投资是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创新。 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进行优化升级,需要高技术人才,也就是高人力资本素质。

nbd :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会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王小鲁: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首先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是形成创新驱动的基础条件。 中央经济实务会议指出:“必须使创新成为驱动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迫切需要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将过去的数量型增长模式转化为人力资本质量增长。 而且,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快速发展的差异。

“王小鲁:快速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需提高人力资本素质”

nbd :根据数据,农村和城镇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力资本质量总值存在很大差异,你认为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小鲁: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力资本存量存在差异,不排除大量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受教育后,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留在城镇和发达城市。 这是原因之一,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nbd :为什么教育对人力资本的提高有这么大的作用?

王小鲁:中国至今劳动力人口众多,但由于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为,如果迅速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这需要政府增加教育投资,改善人力资本质量。

nbd :增加教育投资是目前提高中国人力资本素质的根本途径吗?

王小鲁:对。 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着眼点是增加教育投资。 目前,中国在教育方面需要处理公正性和比较有效性两个问题。

从公正性来看,目前城乡、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名校和普通高校、原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工之间存在较大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应得到比较有效的处理。

从比较有效性看,普通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职业教育未被重视,无法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nbd :除了增加教育投资外,提高人力资本质量还需要那些方法?

王小鲁:除了教育方面,政府还应该在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基础设施行业增加投资。 这些行业并不像教育一样对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起到直接的效果,但对人力资本质量的积累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研究开发的投资也很重要。 由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政府研发支出效率低的公司研发费用逐渐上升,但首要集中在国有公司,民营公司研发费用相对较少。 因此,政府必须改善政策。 例如,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民营公司研发投资的增加。

标题:“王小鲁:快速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需提高人力资本素质”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9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