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4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周洲从北京出发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将于10月1日正式启动,先行启动56个试点,包括部分金融开放副本,到今年年底将恢复42个试点。

昨天( 9月16日),《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从有关人士获悉,上海自贸区细则先期讨论时,包括100多件试点,讨论后决定公布的有98件。 目前,前两次考试复印件共有96个。

“考试可能还没有公布,但计划进入第三次。 也有可能选择部分试点不公布的形式,由相关部委酌情说明投资公司。 ”该相关人士表示,自贸区试点开放充满动荡,甚至打折。

先行利润高的制造业

金融开放步伐稍慢,印证了众多业内人士此前的预期。 这将影响金融和服务业外资进入自由贸易区。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金融业开放争议最大,曾遭到银监会和国有银行的激烈反对。 利率市场化使得国有银行失去了在央行指导下依赖存款放贷收益的垄断特征,缺乏服务和优质理财产品,国有金融机构不再拥有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资本。

在人民币资本项下开放面临着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的挑战。 另外,如何防止自由贸易区内外政策不同导致的套期保值,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考验。

因此,上述相关人士表示,自贸区开放政策以“小股走”的进度,尽早放开“外资三法”的限制,逐步放开金融业。

从上海自贸区开放的初衷来看,比较服务业和金融业开放,鼓励离岸贸易甚至期货贸易是首要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自由贸易区政策落地的初期,对金融业的开放口不大。 该人士表示,先行开放的56次试点,在贸易、航运、物流方面最为重要。 中国在制造业开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所以监管比较容易。

这对外资制造业及以出口为主的加工贸易公司很有吸引力。 《每日经济信息》以前报道的“公司抢劫了上海自由贸易区。 2万多元注册在20平方米”也证实了这一评价。

金融服务业发展缓慢

这些人士表示,迄今为止已经了解到,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有可能“暂时卡住”。

金融业开放被认为是上海自由贸易区开放的最大亮点也是开放的关键 但是目前反对金融业开放的呼声很多,必须采取逐步开放的方法。

因此,合格的金融股对外资企业先行投资可能会受到限制,如被限制入股、持股比例无法控股、无法大规模开展人民币业务等。 这些政策和开放力度对增速放缓的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领域至关重要。

一位软件公司高管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外资公司最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安全、金融业开放力度。

如果这些政策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自由贸易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关系外”,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就不会很大。

以新闻安全为例,国外对网络新闻的监管与国内大不相同。 “如果上海自贸区不能放开对互联网的一点限制,海外软件订购商可能不会向中国订购。 因为他们可能认为国内的新闻安全措施侵犯了个人的新闻隐私。 ”该公司的干部说。

他还认为,目前发达国家提倡产业回归,在产业回流的不利形势下,要让外资公司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公司继续投资中国,就需要金融开放特别是外汇管制方面的新开放政策。 由于国内外汇汇款金额的上限限制,外资企业认为结算还没有完全便利化。

这三个项目中,如果任何一个真的开放,将对国内监管构成巨大挑战。

对此,一位沿海经济开发区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方面的开放力度只能达到香港的两成。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还获悉,上海自贸区讨论之初的负面清单达到100多页。 相关人士表示,各部委列入了不愿开放的项目。

标题:“上海自贸区试点项目“小步快跑”金融行业节奏稍缓”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jr/1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