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4字,读完约3分钟

他们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新闻吗? 购物时要不要带购物袋代替塑料袋? 吃饭时要不要在饭后打包?

5月31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 2019年) )以下简称《报告》),此次调查首次面向全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现了客观化。

《市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 2019年)》发布会现场照片来源:经过记者李彪拍摄,

《报告》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中的10个文案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逐一比较,设计了包含感知、知识、意识和行为4个指标的问卷调查方案,面向不同人群集中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共13086份较为有效的样本。

调查表明,公众认为自己的行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保护自然生态、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发生、绿色低碳出行、关注生态环境等5个生态环境行为行业实践度高,可以“知行合一”。

其中,在关心生态环境方面,6成以上的受访者始终“关心生态环境新闻”,高学历者、城市居民、从事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群体更关心生态环境新闻。

在节约能源方面,约9成的国民经常观察到“马上关灯,马上断电”,7成以上的国民高度评价了“在外面吃饭时适度下单,饭后打包”的行为。

在实践绿色成本方面,约6成的受访者在购物时未能携带购物袋。 他们认为影响因素第一包括便利性和个人习性,中老年人和东部地区的实践度相对较高。

在选择低碳出行方面,6成以上的公众经常采用低碳出行方法。 关于垃圾分类,9成以上的回答者( 92.2% )认为“垃圾分类”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很重要。

另一方面,在减少污染发生方面,全国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72.4%的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对保护生态环境很重要,69.2%的人认为“几乎”或“

此外,此次调查还包括关注自然生态、参加环境保护实践、参加监督通报、共建美丽中国等。

生态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在拆《报告》时指出,公众行为和意识的差异在各个方面都不同,在垃圾分类的“知行合一”中是最差的,最好马上关灯,马上断电。

吴舜泽表示,城市居民在许多行为行业表现较好,但“垃圾分类”的表现不如农村居民。 女性大部分行为更好,只有“关心生态环境的新闻”明显低于男性。

针对《报告》的文案,许多专家建议可以保持连续性,今后每年定期提出相关报告,便于纵向应对。 这有利于公众积极实践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推进政府主导、公司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形成。

(封面照片来源:本公司)

标题:“女性环保表现优于男性,乡村垃圾分类比城镇做得更好……生态环境部发布首份公民环境行为大数据”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