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32字,读完约9分钟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重庆、江苏、四川等地采访发现,“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污水解决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不足、建设滞后仍是各地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辅助管网建设滞后

一些地区的水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根据第二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反馈,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湖北、陕西、甘肃等被查处的七省市存在污水解决设施不足、污水直接排放或超标排放等现象 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城市面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老化管网泄漏严重、设施招投标改造指控迫在眉睫等突出问题,基础设施短板亟待补充。

“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在第二次中央环境保护监测中,监测小组发现,年末重庆市54个城市污水解决厂中有39个未按期建成城市污水解决厂,22个偏远县未建成污水解决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 北京百善再生水厂由于管网配套严重不足,自去年6月建成以来长时间闲置; 上海市中心城区雨污混杂,每天直接排放约20万吨污水,严重影响中心城区河道和长江口水质。

“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建设,我国城市污水解决水平明显提高。 截至2007年,全国城市污水解决能力达到2亿1700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解决率为92%,县污水解决率为85%。 尽管如此,不同地区的污水解决设施水平存在结构上的差异。 从全国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从省份的情况来看,省会城市、大城市的情况远远优于县城和建设城镇。

“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过去五年,我国主要城市污水地下管网的新建、改建工作明显加快。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建设还处于“还贷”阶段,省会、中心城市等主要城市以外的常规县市,偿债问题严重。 即使在大城市,由于长时间处于“沉重的地面、轻度的地下”,新建设的污水解决工厂由于管网不完善等原因“无法食用”。

重庆九曲河污水解决厂是年新建的大型污水解决厂,日解决能力达到10万吨。 但是,从年试运行到现在,实际解决水量仍然是每天2.5万吨左右。 这种情况在重庆其他几个新的污水厂不同程度地存在。 例如,设计日解决3万吨水土污水解决工厂,实际解决量只有1.5万吨; 重庆果园污水解决厂的实际解决量为5000吨-7000吨,不到解决能力的一半。

“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现在污水解决能力等着管网建设往上走。 》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助理张军表示,通常情况下,城市主管网的建设随着公路的同时建设,没有大的问题,但二、三级管网的组合涉及土地征收拆解和诸多优势相关公司,污水解决能力取决于管网的建设速度

近年来,国家对乡镇污水解决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新建成了乡镇污水解决设施,但乡镇管网建设相对城市较为落后,这些污水解决设施大多面临着“晒太阳”的风险。

根据日前的环境监测调查,重庆所有乡镇污水解决设施中有63%由于技术不合理等原因不能完全正常运行,管网不完善是首要原因。 四川宜宾市有168个乡镇,现有以生态模式为中心的乡镇污水解决设施157处,比达93%,但大部分由于管网不完善或不完善,污水解决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或未能正常运行

年公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水十条”)中,确定提出了“现有城市污水解决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到年底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 今年2月公布的《十三五》(以下简称《规划》)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城市污水解决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并在《十三五》末初步形成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城市排水和污水解决监管体系

“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将城市污水解决设施建设从“规模增长”到“质量增效”、从“重水轻泥”到“泥水兼顾”、从“污水解决”到“污水解决”

据记者整理,“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污水管网12.59万公里,新增污水解决设施规模5022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泥无害化处理规模6.01万吨/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设施规模 根据“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2.5%、23.1%、160.7%、160.7%的估算,设施总投资额约为5644亿元。

旧管网漏得很厉害

由于过去建设标准低、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等原因,老城区管网的“病害”问题突出。 雨混流、污水管与雨水管错误连接等现象也加剧了污水的直接排放现象。 近年来,随着各地管网改造向社区、公司等二、三级管网的推进,改造难度也呈几何级增加。

年,成都市水务局在成都中心城区对2000年前建成的1800公里污水管网进行了检测,发现病害5000多处,主要表现为空孔、渗漏、塌陷等问题。 也就是说,每公里平均需要近3处防治。

在重庆、江苏、上海等地采访时发现,旧城区管网多为“病害”,污水滴落等现象非常普遍。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城建处副处长古霞表示,旧城区管网建设本来就负债累累,过去20年城市发展迅速,许多老房子被推倒重建为摩天大楼,重庆主城区人口也增加了近几千万,但地下污水管网增加不多,

据基层干部介绍,近年来,随着各地管网改造向社区、公司等二三级管网推进,改造难度呈几何级上升,特别是老社区“吃不消”硬骨头。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建设规划所所长林三忠告诉记者,许多破旧的小区都是乱七八糟的楼房,没有小区物业,没有维修基金,不能依靠群众自筹资金改造管网,这加大了地方财政负担,超出了中西部许多城市承受的范围

另外,管网改造带来的社会管理课题也是很多古老城市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 老城区大多人口密集,道路交通拥堵,管网改造引起的道路挖掘对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十二五”城市污水解决设施要实现“水质提升增效”,就必须继续加强污水管网新建改造的投资,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和乡镇越来越倾斜。 成都市水务局排水处长闵宝利表示,管网建设点繁多,除工程成本本身外,还涉及大量的移动事业,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层层补助,但西部地区越到基层补助能力越弱,国家新的投入资金越多

“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要进一步加大管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大政府协调协调力度,解决管网建设中的机制性课题。 张军表示,市政基础设施先行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基本,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多是先盖大楼再通过管网。 各地应建立由政府主导、规划、国土、城市建设、交通、市政等多部门参与的协调议事机构,统一排水、天然气、电信电缆、电力设施等。

“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成都市水务局水域处长郭浩表示,目前各地污水解决等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部门基本分离,造成“九龙治水”不协调、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必须是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行规则、建设、管理统一的模式

社会资本“难以进入”

城市污水解决设施投入,主体责任在地方。 近年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力普遍疲软。 随着各地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等融资模式,社会资本“加速”进入污水解决行业,但社会资本要真正“进入”,也面临着一些障碍。

林三忠在各地多次需要“多脚走”,需要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基础设施金融贷款等多种模式,使投资逐渐向“老、少、边、贫”地区倾斜

事实上,污水解决等市政工程是目前ppp热门行业之一。 近年来,由于利润丰厚的政策层出不穷,我国环保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社会资本“加速”进入污水解决行业,比较有效地弥补了当期财政投入的不足,但记者调查发现,社会资本要真正“跨门”,还面临着诸多障碍。

首先,地方ppp项目中隐藏着“玻璃门”。 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变成了与地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的合作,违背了ppp的初衷。 在ppp项目中,地方政府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参与者,最终普遍反映出其充当“裁判员”。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选择国有公司进行合作。

“民营公司拿小项目很容易,但拿大项目很难。 ’闫宝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必须考虑长期快速发展。 这是因为更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

其次,投资收益率低,盈利模式单一。 一些公司表示,水务领域收入稳定,但平均利润水平不高,总资产收益率约为7%至8%; 另外,由于开展ppp项目大量消耗资金,民营公司融资价格普遍高于国有公司,因此竞争力不足。

第三,环保产业集中度低,存在无序竞争风险。 上市公司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告诉记者,全国环保公司数量超过5万家,但年生产总值仅为4.5万亿元,平均每家不到1亿元,年收入超过3亿元的公司不到千分之八,92%的公司人员规模不到50人,集中度高,

业内人士认为,加快产业快速发展将逐渐迫使领域整合。 “这两年,环保产业自称是蓝海,大家一齐涌入,出现了盗窃污水、解决不达标等问题。 ’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企业董事长李祖伟认为,现阶段我国环保水务市场发育不完善,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ppp项目的监管力度,“杜绝劣币驱逐良币”。

“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这还要求政府确认自身在ppp项目中的定位。 政府的责任是规划、批准和监管。 招标、建设、运营都可以交给市场进行。 这已经是国外ppp比较成熟的经验了。 ”李祖伟说。

标题:“缺配套少资本 污水厂成“晒太阳”工程”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