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5字,读完约6分钟

经过记者李彪

“目前,相对于工业革命前,世界温度上升了一度。 明确的1.5度到2度的目标有可能很快被突破。 如果有了突破,就需要削减负数。 ”

9月26日,在原初科技(北京)有限企业和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开发的“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科技成果评估会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术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术计划部副主任柴麒麟敏这样说道。

凯明表示,目前碳减排方法主要依赖技术改造、能源结构调整等进行源头控制,据国际能源机构( iea )预测,未来近20%的全球减排将必须来自末端治理技术,大体上是全球全年末端治理二氧化碳( Co

值得指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末端治理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包括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 ccus )、地下封存技术( ccs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矿化利用技术等,但都应用于大规模产业化。

不愿签署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各项技术的应用对象来看,可以迅速处理目前的温室气体问题,矿化技术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已经有多家机构进行了相关研究。

碳减排政策增加代码,碳税仍在研究中

根据美国和欧盟的监测数据,今年7、8月全球平均气温创新高,创下1月至6月全球平均气温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因此今年将是名副其实的最热一年。 除了创纪录的高温外,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    

因此,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各国尽快批准和执行《巴黎协定》,以应对全球持续高温天气、温室气体浓度迅速上升等紧迫的气候问题。

去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约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了《巴黎协定》。 根据《巴黎协定》,各方将加强全球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应对,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升温控制在1.5以内。

但是,这并不是巴黎协定成立后立即生效。 生效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55个缔约方需要完成法定审批程序;第二,完成审批程序的缔约方在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有率超过55%。

g20在杭州峰会召开之际,中美两国共同宣布完成《巴黎协定》国内手续,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交《巴黎协定》批准文件,中美两国正式加入《巴黎协定》。

凯明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中国在二氧化碳减排上有政策性的加号倾向。 “十二五”计划的目标是将单位gdp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8%,将进一步提高“十二五”的17%减排目标,今后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目标相关,减排力度将更大 另外,“十二五”时期,现有42个低碳省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扩大到100个。

事实上,在碳减排方面,除了政策的推进外,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完整性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中国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湖北、天津和重庆7个地方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所。

7个碳排放交易试验所,实现了减排功能,探索了一系列的规则流程。 柴麒麟表示,全年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覆盖全国约8000家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40%以上。

当然,在碳减排的经济政策中,另一个备受瞩目的是碳税。

麒敏说,理论上碳税和碳交易市场是互补的,可以在碳市场未涵盖的地方实行碳税。 但是,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下征税的敏感性,按照目前的观点,“十二五”时期的碳税政策还只是研究。

co2治理市场潜力大,矿化技术备受青睐

根据国际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每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21亿吨,与前两年相同。

但是,全球平均气温迅速上升,业内专家担心,现阶段全球难以实现明确的碳减排目标,只需要调整尖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手段,需要采用负排放技术,即末端管理技术。

ccs、eor等技术存在价格高、能耗高、封存二氧化碳不稳定、易泄漏等难题和危险性,即使美国能源部近年来累计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的ccus,也受到应用、经济效益等影响,

上述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过程中需要消耗能源产生二氧化碳,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推广大范围捕集、封存等技术所需的经济代价难以承受。 eor技术要求产生二氧化碳的地方离油田很近,而且在除油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一部分会溢出,所以不容易大规模采用。

另外,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正在悄然兴起,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生产碳酸盐的过程。 碳酸盐是碳最稳定的化学形式,有利于碳的长期和稳定保存。

自然在进行二氧化碳的矿化,但是过程非常慢,二氧化碳的产生速度和自然的矿化速度不一致。 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一些技术是二氧化碳矿化利用过程值得探索的方向,找到能迅速矿化二氧化碳的技术是处理温室效应的最可行的方法,研究矿化利用技术的机构不多,实际上能参与程序的很少。

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国强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开发的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通过使火力发电厂等工业排放中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反应生成碳酸盐,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状态,从经济性方面来看,碳酸盐也是工业生产中最应用的物质之一

“在国外,有时会通过循环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但碳酸钠不稳定,在低温下会被热分解。 这些还没有产业化。 ”蒋国强说。

凯明表示,未来二氧化碳减排手段将趋于多样化,国际能源局预计,80%的二氧化碳减排来自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20%的二氧化碳减排来自末端治理。 研究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碳减排也需要一定的末端治理。

虽然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各方面的技术应用上加快了研究步伐,但包括矿化利用技术在内,什么样的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宣传仍然充满着不明朗性。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所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技术都需要政策支持,本身不容易实现完全的效益,但目前在二氧化碳技术应用上的政策支持很少,技术本身是否具有经济效益是决定未来能否产业化的关键

标题:“全球气温升高加剧碳减排压力 40亿吨二氧化碳解决市场待开发”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