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4字,读完约3分钟

经记者王辛夷出生于北京

随着国务院《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要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表,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密集调查。 沈阳、大连、鞍山、营口、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3天时间对沈阳铁西老工业区、大连金普新区及沈鼓集团、远大集团和中航工业沈飞等进行了现场调查。 可以说行程紧凑,范围广。

在此期间,他与辽宁有关方面就抓紧做好近期东北振兴相关工作,研究编制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大连金普新区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环渤海经济圈在业内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但其相关计划迟迟未出台,早先就有争议。

区域内还没有成立协调机制

国家发改委官网日前表示,今年下半年将抓紧推进环渤海地区等重要区域规划编制。

22年前,中央不久将该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要点区域之一,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 20多年来,环渤海地区始终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比肩,渴望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三极”。 但事件进展并不顺利,这与本地区的复合性无关。

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环渤海经济区由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辽宁半岛圈3个次级经济区组成。 其中,山东省经济总量大、发展迅速水平高,有通过欧亚大陆桥向西快速发展的趋势,建设环渤海经济区的积极性不高。 在辽宁省半岛,大连港和丹东港多年来一直局限在东北亚地区。

虽然陆上毗邻,但由于不同的快速发展意向,该区内各省市的协同能力有限,环渤海经济区至今尚未建立统一的协同机制。

今年,京津冀一体化走上国家战术后,徐逢贤认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意义也下降了。

中国经济的“第三极”地位什么时候最终确立?

据记者观察,今年1月14日,发改委地区司召开会议,研究讨论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的相关问题,安排从事布局规划编制的“环渤海经济区”规划再次进入国家级。 此次何立峰在辽宁省调研期间,提出要研究编制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规划纲要。

东省有赖环渤海地区

2007年,国家发布《东北地区振兴计划》,引发各界猜测东北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在国务院本月发布的《意见》中,也确定提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推进东北地区和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的统一规划,融合快速发展。

在京津冀、山东都有不同的快速发展意向的情况下,辽宁省对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徐逢贤认为,辽宁拥有大连、丹东两大港口,离北京近,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开放度高。 辽宁省之所以在东三省中“当头”,首要原因是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较轻的产业结构。

但是,黑龙江和吉林不如辽宁“轻松”。 东北三省面临巨大的转换压力,徐逢贤认为无力考虑环渤海经济区的问题。

环渤海经济区什么时候能迎来春天?

徐逢贤表示,这将在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转型基本完成后,三省会自然产生加强区域合作的外部动力。

环渤海经济区一旦成为现实,徐逢贤认为在东北获得的利益数不胜数。

首先,加强与北京这样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的合作,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在东北的落地,其次,京津、山东等开放程度高,北京是世界城市,通过合作通道的开放非常有利于东北的扩大开放,此外,东北自身的许多能源资源已经开发 其陆上与资源丰富的俄罗斯毗邻,未来中国北部将转型为加强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平台,从而带动环渤海经济区的整体快速发展。

标题:“发改委密集东北调研 环渤海规划编制提速”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