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7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胡健从北京出发

节能减排行业也需要计算经济帐目。

上周末( 3月22日),《中国低碳快速发展报告()》在北京发表。 该报告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研究编制,报告称,目前的能效型投融资模式难以有效推进社会投资,首要表现为缺乏能效型融资多样性的市场融资渠道等。

目前,煤制天然气作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一种手段受到广泛关注,但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这类项目存在资源环境影响和高碳风险,“区域雾霾治理、全国碳增长”的治理困境

能效高的投融资过于依赖财政/

能源效率投资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 清华大学报告将能源效率投资定义为提高基层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量投资,不包括与能源效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公司为扩大生产能力而进行的现场建设等。

报告显示,中国在能源效率行业的投资额约为4162亿元,中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投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节能投融资采用以政府资金社会投资为中心的模式,通过建立大量专项资金来保障资金的投入和采用,还建立了节能目标责任制来保障节能目标的落实和落实。

但是,我国能效融资中的财政阴影明显过大,报告显示,财政资金仅占总融资额的30.3%、公司自筹资金49.7%、剩下的渠道资金20%。 能源效率投资仍严重依赖政府补贴,年能源效率行业财政资金达1262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投入行业来看,家电下乡、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行业投资占中央财政能效行业投资的73%。 齐晔表示,这些政策于2008年前后推出,目的是刺激内需,保护国内制造业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但不是可持续的费用侧节能政策。

综合来看,据报道,以前流传下来的融资模式在“十一五”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基本实现了这一时期的节能目标。 但是,进入“十二五”时期后,这种融资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能效投融资过于依赖财政投入,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明显减弱,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比较有效地推动社会资金投入。

“中国低碳快速发展报告:能效投融资过于依靠财政”

需要多种融资渠道/

除了财政投入比例过大外,另一个缺乏融资渠道的人目前是公司筹资的比例。 年,公司自筹资金共计2067.8亿元,占能源效率总融资额的49.7%,其中92.8%用于工业行业,占工业行业总融资额的67.7%。

齐晔表示,这反映了工业公司仍依赖自筹资金完成节能项目的现状,银行贷款等市场化融资占工业行业总融资额的比重依然很低。

能效投资资金来源单向化,“十二五”期间,随着节能改造进入深水区,改造项目技术难度增大,个别项目节能能力下降,节能投入边际效应减少,节能改造的投资诉求提高。

齐晔建议,从投资上看,我国应扩大参与能源效率投资的主体范围,大力推广和宣传建筑节能技术,鼓励公众实施家庭住宅建筑节能改造。

“通过制定完善的产业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将节能服务企业培育为规范化、专业化的能效项目融资和实施主体。 ”齐晔说。

按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机制运营的节能服务企业模式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也是我国政府探索市场化能效融资机制的积极尝试。

年能源管理项目融资额达到412亿4300万元,约为能源效率行业总融资额的十分之一。 节能服务企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开展节能服务,融资渠道多为财政资金、公司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私募基金、租赁业务等。

齐晔认为,目前有必要积极探索以市场机制为中心的能效投融资机制。 从融资方面看,需要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创新能效融资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

在政策方面,有专家特别提出,由于节能市场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过去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都是短期临时政策,不利于高能效投资资金来源和渠道的稳定。 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强政府在政策设计、政策公布和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实习生的周程对正文也有贡献) ) )。

标题:“中国低碳快速发展报告:能效投融资过于依靠财政”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