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0字,读完约5分钟

从城市群到有特色的城镇,从中心城市到现代化都市圈,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表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 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结构将更加成熟,形成几个全球影响较大的都市圈。

现代化都市圈在那些方面最重要? 我国都市圈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有那些问题? 下一步该怎么办?

比较这一系列问题,在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会“中国区域快速发展都市圈时代”分科会上,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探讨。

图片来源:本公司

都市圈是指在城市群内部以超特大城市和受辐射带动功能较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市化空之间的形态。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学敏表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产业和人口逐渐集聚,中国已经进入都市圈时代,但都市圈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个是人口的都市圈化。 然后,人口向“核”凝聚,并且也凝聚在外侧的圈层上,而且外侧圈层的凝聚速度更快。 “我们统计,上海市年间,城市地区人口增加了约60万多人,但周边地区的扩散是其两倍,为125万人左右。 ”

二是就业通勤的都市圈化。 由于城市溢出效应,加上中心城市的生活价格越来越高,人们不得不选择“就业分离”的生活习惯,住在另一个比较廉价的行政区域,可以跨行政区上下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三是空之间扩大的都市圈化。 刘学敏认为,虽然城市扩张有包围层,但包围层的扩张随着廊道或竖带向外扩张,结果周边节点城市开始网状化迅速发展。

四是产业联系的都市圈化。 随着城市的扩大和都市圈化,形成都市圈的核心,即这个特大城市和周边的节点城市,按照价值链的分布形成健全的合作关系。 “一般来说,中心城市是创新密集的地区,周边城市是创新扩散的地区,当然周边城市也在扩散和创新,所以都市圈被评价为高度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圈。 ”刘学敏说。

“这几年,以城市群为例,以特色城市为例,以中心城市为例,以现代化都市圈为例,那么现代化都市圈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认为,培育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将产生比构建区际城市群更积极的落地效应和示范效应。

他指出,在过去的一个时期,无论是地区快速发展还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一个地区战术明确的地理单元太大,包括十几个省份,难以形成对比鲜明的地区快速发展政策,地区间合作迅速发展。

现代化都市圈基本上位于一个省的行政区划内。 例如长江三角洲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长江中游的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 从而基本上形成共识,整合资源,探索和创造一体化快速发展、差异化快速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徐宪平表示,各级政府在推进都市圈建设中,应着重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首要重点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服务均等化,特别是通过推进大市场的形成,建立区域合作快速发展的机制

徐宪平表示,当前最紧迫的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只有打破这种人制,才能在都市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融合的快速发展。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认为,与世界其他大都市圈相比,我们的微型中心、节点城市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都市圈。 例如,东京都市圈2层、3层人口20万~50万的城市只有18个,北京只有7个“明显相差1位数”,所以很多人上下班需要很长时间。

顾强先生说,其中除了我们城市圈和大城市的快速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外,非常重要的是在目前的城市体系规划中,没有将城市圈统一规划。

该区强提出,用微中心建设促进都市圈空之间的结构优化和优质快速发展,同时首先将周边微中心和节点城市纳入都市圈规划,对未来都市圈、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本公司

粤港澳大湾区接下来如何建设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燕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下一轮快速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程度较高。

我认为需要处理的问题是以前传下来的制造业变革,其核心是处理动能转换、结构转换、模式转换三个问题。 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就必须处理好高端产业的支撑和未来环境的支撑。

徐宪平在被问到如何从体制上促进大湾区内人才流动时,强调必须对人才给予越来越多的精神鼓励,如市场收益率、股权激励等。 要吸引国际高级人才,就必须实施更有竞争力、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封面照片来源:本公司)

标题:“部分大都市外层圈层人口凝聚速度超过核心层 中国都市圈建设需大力快速发展“微中心””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