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85字,读完约7分钟

经过记者余羽实习记者谢孟欢

经过姚祥云

疾驶而来的西成高铁,不仅带动了地区的快速发展,还把中国高铁再次推向了聚光灯下。

高速铁路,根据国际铁路联盟( uic )的定义,通常是指新线设计速度在250公里/小时以上,高速线路在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铁路。 自200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中国高速铁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

作为中国“进军海外”的“先行官”,高铁排在“新四大发明”的首位,成为外国青年最想带回的“中国特产”。 翻阅中国地图,“四纵四横”的高铁主干网基本建成,“八纵八横”的新蓝图已经展开。

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来看,国家要强盛,交通就必须先行。 按照计划,到了2010年,全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广阔的中华大地正在逐渐解决时空的距离。

进入新时代,如何建设交通强国? 如何处理东西方之间交通快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人才怎么培养? 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昨日进入中国高铁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重镇”——西南交通大学,采访了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nbd )第十九次报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包括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五个“强国建设”。 你怎么理解交通强国?

徐飞:交通强国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可以满足一般对交通强国的理解,还可以在“交通”、“强”、“国”三个方面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首先,交通不仅是铁路、公路、水路(水运)、/(/k0/)路)民航)、邮路)、管道)运输,在现在这个陆、海、/(/k0/)、天、网全境的时代,至少“

其次,“交通强国”的“强”不仅是形容词,也是动词。 换言之,“交通强国”不仅应该理解为“在交通方面是强国”,还应该解释为“通过交通使国家强大”。 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的交通是一条线索,和科学技术一样具有明显的牵引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

另外,“国”字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作为“天下”广泛理解。 “交通强国”升华为“交通天下”。 “一带一路”构想中的“五通”、“设施连通”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先行行业。 我们的高铁也在积极地出海。 交通光让中国变强太狭窄了。 我们必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际上,有了人之后就有了交通。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时代的话题。 现在,交通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展。 交通怎么是强国? 这也是西南交通大学12月9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高铁参加战术峰会论坛”的主题。

nbd :作为“走出去”的“先锋”,中国高铁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同,被外国青年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首。 为什么高铁要领衔?

徐飞: 21世纪高铁对中国崛起的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 高速铁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能够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一大产业,是中国现代装备业“成建制”国产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标杆,是中国进入世界大国的一大标志,也是国家的金字塔。

高速铁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出行体验。 例如京沪高铁从时速300公里恢复到时速350公里后,最快通行时间只有4小时24分。 北京上海旅行大家都是优先乘坐飞机的,但现在大部分人都坐高铁了。 高速铁路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时空被压缩,“天涯若比邻”是革命。

nbd :西成高铁终于开通了,正是百叫万唤开始了。 大家都在讨论它的重要作用,你对这个“新蜀道”怎么看?

徐飞:西成高铁自2008年开工以来现在正式开通了,确实很难来。 数据显示,全线长约643公里的西成高铁桥隧道比达到84%,换句话说,100公里内84公里是桥还是隧道,可见“蜀道难”。 在长达45公里的连续爬坡过程中,每前进1公里,海拔上升25米。 以时速250公里计算,高铁不到4秒钟就要爬上一层楼,相当于23分钟内爬上345层高楼。

“专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压缩时空是一场革命 交通强国不只“强”中国”

成都作为陕西省西南方向首次运营的高速铁路列车,首次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 西成高铁当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突破秦岭壁垒,整合“西北龙头”和“西南龙头”,将西部三大城市连成一个铁三角,形成“西三角”,有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之后的第四大增长极。 但是,“西三角”的概念可能不准确。 未来还有昆明、贵阳,但也有学者认为,无论是否称为“西三角”,通过便利的交通形成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地理集中,集聚在空之间很重要。

“专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压缩时空是一场革命 交通强国不只“强”中国”

nbd :从西成高铁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建设高铁并不难,相对于东部被“公交化”运行的高铁互联网,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徐飞说:“坦率地说,《十三五》以前的高铁建设要点确实在沿海发达区域,但从《中长时间铁路网计划》(-2030年)和最新的《铁路“十三五”等文件可以看出,未来的要点将集中在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 从“四纵四横”的高铁基干网到“八纵八横”的蓝图,实际上是要处理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

而且,我们的交通迅速发展至今还不够。 例如,综合交通,如果只看铁路、公路、航空空,可能都发展得很快,但不同的交通方法之间存在联系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匹配、协同。 另外,就像智能交通一样,前几天媒体报道说深圳在测试无人驾驶巴士,但这些都不是科幻小说,而是证明了大势已近,未来正在到来。 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的确给我们的生活习惯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

“专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压缩时空是一场革命 交通强国不只“强”中国”

当然,更智能、高效、更快、更方便、更经济、更安全、更环保的交通,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应对这些失衡不充分的问题,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nbd :在新的快速发展中,各大城市都在向人才扔“橄榄枝”。 作为百年名校校长,你认为大学和人才对城市有什么意义?

徐飞:首先,城市养活了大学,大学养活了城市。 大学是城市名片,大学的质量决定城市的品位,大学的水平决定城市的高度。 大学服务区经济快速发展是必然的,人文基础、科技基础具有溢出效应。 所以,城市管理者不要拘泥于中管高中、下属高中、地方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等,要抱着“不为我用,但为我用”的胸怀,善待各类高校。

“专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压缩时空是一场革命 交通强国不只“强”中国”

当然,一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必须由人才支撑。 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要有人,什么都能做。

十九大报告提到的七大战术,第一是科教兴国战术,第二是人才强国战术,本质上讲人的重要性。 目前,各城市对人才落户、住房等的优惠政策证明,全社会形成了热爱才能的氛围。

nbd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是“人才”?

徐飞:以前我们对人才的了解多指“白领”和“金领”,但在我看来,人才不仅是“白领”和“金领”,还是“灰领”和“蓝领” 事实上,人才必须多样,不同阶段所缺乏的人才也不同。 例如,现在非常重视本科、研究生、回国,但过一会儿可能就会发现高级技术人员这样的人才是稀缺资源。

我想强调的是,三百六十行,行出冠军。 人人都能成为人才,人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 全社会都要努力实现普通人的“人才化”,大力发扬“工匠精神”。 再者,学历学位和人才不能轻易划等号。 只是本科生、研究生混了学位,并不一定是人才。

对西南交通大学来说,未来将着力培养“学术高手”、“领域领袖”、“管理精英”。 过去,我们越来越集中于第二类专业人才。 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很多大学学生后来成为了总工,能力很高但不善言辞。 这其实也不均衡,三类人才都要培养。

标题:“专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压缩时空是一场革命 交通强国不只“强”中国”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