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60字,读完约7分钟

经记者李泽民出生于博鳌

昨天( 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每年正式开幕。 在当天举行的“人的城市化”分科会上,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说:“针对农民、农民工、留守儿童、老人等问题,我认为还是要处理好收益分配问题。 ”。

在经济学家华生的想法中,市民的红利化是必要的。

在这次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华生带来了他最新的思考。

沃森在《每日经济信息》(以下简称nbd )的采访中表示,我国转型依赖的红利、市场红利、WTO红利将开启3 ) 10年的高速增长,下一次的高速增长将取决于市民化红利。

工业革命开始城市化进程/

nbd :你以前认为城市化转型中面临的“三农”问题变成了农地流转、农民外出务工、农地非农用等问题,那么历史上城市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快速发展过程呢?

华生:如果拉长观点来看人类历史的变化,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一直处于城市化的变革中。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有了城市和城镇。 当然,第一个城市不在中国,只有1000~2000人。 在整个农业社会阶段,城镇人口几乎没有超过社会总人口的5%。

城市生活人口的急剧变化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 在工业革命100多年后的1900年,全世界城市生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开始达到14%。 当然,那时的城市生活人口集中在西欧。 再经过100年,到了2000年,世界城市生活人口达到了47.2%。 在这几年里,世界城市生活的人口超过了52%。 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中叶的2050年,世界城市生活人口占总人口的67%,到本世纪末,世界城市生活人口将占总人口的80%以上。

“经济学家华生眼中的城镇化:借鉴“东亚模式”开启市民化红利”

nbd :现在世界正处于城市化的转型期,中国的情况如何?

华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城市生活人口占总人口的18%,但目前按常住人口计算已达到52.7%,在户籍人口中占35%。 因为很多农民工没有进入城市户口,但是这个变化也很快。 本世纪的中国将和世界一样实现城市化。 这是必然的趋势。

美国有经济历史学家尽量利用世界上已知的各种资料恢复人类社会的千年经济史。 他的成果被认为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经济史界最权威的。 根据他的计算,中国从秦汉时期到1950年,根据1990年的国际元测量,中国人均gdp没有任何增长。 不仅是中国,在整个世界农业社会阶段,世界上所有人的平均收入几乎没有增加。 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社会的迅速发展可以说在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停滞了很多。

“经济学家华生眼中的城镇化:借鉴“东亚模式”开启市民化红利”

nbd :在农业社会,为什么世界经济近2000年不增长?

沃森:由于农业社会有“贫困陷阱”、“马尔萨斯陷阱”,人类通过种植、养殖提高生活水平,有越来越多的剩余,然后刺激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加后,如果与土地资源条件不一致,就会发生饥饿、战争、瘟疫,然后将人口拉回与资源平衡的状况。 “马尔萨斯陷阱”已被经济学界广泛接受。

中国是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的巅峰之一,那时我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马尔萨斯陷阱”在中国也表现得最典型。

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初期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认为社会会变成由机器支配的大工业社会,但现在知道不是这样。 过去农业生产占压倒性地位,但现在工业生产开始下降,服务业开始上升。 所以,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以后,并没有变成工业社会,而是开启了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人类进程。

“东亚模式”通过市民化实现分红成功/

nbd :你认为中国要完成城市化需要多长时间?

沃森:城市化正在以10年或100年为单位迅速发展,世界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完成城市化。 中国也一样。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慢于日本、韩国,后者在启动30年后完成了城市化,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就是城市化。 因为农业社会的国家并不能实现现代化。 例如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完成了城市化,城市化率达到75%~80%。

nbd :城市化变革这么快,将来会怎么样?

沃森:城市化的变革已经暴露出了问题。 这也是发达国家提出的,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在向现代化转型中地球资源不足。 这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傲慢。 他们消耗了那么多资源,说在我们现代化之前他们不行。 印度还没有真正开始现代化,中国也刚刚开始现代化,但雾霾已经满了。 如果迅速发展成城市社会,会比农业社会好吗? 虽然涉及不到农业社会的方面很多,但谁都不希望现在的人重返农业社会。

“经济学家华生眼中的城镇化:借鉴“东亚模式”开启市民化红利”

包括亚非在内的世界人口的大部分将在本世纪内现代化,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能源诉求将带来巨大的冲击。 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人类在更高的阶段回归祖先状态,回归“生存陷阱”,人类摆脱了贫困变得富裕,但生存问题依然存在,与自然的关系也依然是问题。

nbd :以前,东亚各国被认为是迅速发展的“奇迹”,你认为他们成功的内因是什么? 对推进我国城市化有借鉴意义吗?

沃森:根据世界银行2007年发表的报告,1950年以后,从低收入地区成功现代化的高收入地区只有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特区、沙特阿拉伯等几个。 沙特阿拉伯除了是石油生产国之外,韩国、新加坡都是东亚国家,因此也有人把这个结果称为“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

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会成功? 这是我们最需要研究的。

市场经济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市场经济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不能保证赶上发达国家。 这是对国家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验和挑战,中国正面临着这一挑战。

改革开放的头十年,我们通过变革红利实现了这十年的高速增长。 下一个十年是小平同志南巡以后,确立市场经济方向,依靠市场红利。 第三个十年是新世纪的开始,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工厂,依靠世贸组织的红利。

你现在依赖着什么? 我的回答是,在上述方面,东亚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理由之一是市民化带来的红利。 只有这些东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几十年间成功地将大部分农业人口转变成了城市生活的人口 然后贫民窟没有出现,一切都被城市吸收了。 这表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农村的生活状态也很好,大部分人去了之后经济也迅速发展,居住在城市的人融入城市,成为市民。

“经济学家华生眼中的城镇化:借鉴“东亚模式”开启市民化红利”

在印度、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许多农民无法走出农村,停滞在二元经济结构中,而进入城市的人进入贫民窟,无法参加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也在这里。 由于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我们发生了“最不融入的城市化”。 北京户口包括大城市户口都非常困难,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综合挑战和考验。

nbd :为什么只有东亚能做到,而其他地区却没有做到?

华生:面对这些问题,并不是从西方国家照搬经验就可以的。 因为他处理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 作为落后国家想追赶的时候,必须弄清楚发达国家的东西好,有问题,不能搬家。

另一方面,为了完成我们时代的任务,必须细化事业,不能笼统地看一下再讨论。 此后,人们将大力讨论土地权、小产权住房合法化、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反而忽略了“人”这个主体。 另一方面,要有宏观的观点,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 个人、社会、国家都无法超越历史阶段,摆脱历史的潮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和社会。

标题:“经济学家华生眼中的城镇化:借鉴“东亚模式”开启市民化红利”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