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6字,读完约2分钟
外资大举进入中国才30多年,但一些跨国公司过度使用了中国人的信任。 为了非法牟利,他们偷梁换柱,欺负霸市……所有这些,都不够。 如果在跨国公司的潜意识里不尊重中国顾客,它们会失去更多。
跨国公司失去中国顾客信用的最近一个例子是肯德基的“速鸡”事件。 事件曝光近一个月后的1月10日,百胜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才出面道歉,自检程序操作不畅,企业内部信息表达不充分,供应商协调速度不充分,检测结果未向政府积极通报,外部信息表达迅速透明。
这个道歉不仅迟到了,而且明显缺乏诚意,如果回避沉重就会减轻,不能全面应对中国顾客的关注。
百胜集团这个轻微的道歉再次显示了跨国公司的傲慢和对中国顾客的歧视。 这样的企业不止一家,在中国市场赚大钱,善于利用中国的法律和监管漏洞逃避本来应该受到的惩罚。
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法国家乐福也擅长这条路,去年以来,中国许多城市的家乐福超市涉嫌价格欺诈已暴露无遗。
世界汽车大公司德国大众公司去年也向中国顾客请教了其“冷酷无情”。 在一辆轿车的dsg变速箱问题上,大众企业于2009年在北美召回了1.35万辆问题车,但悍然拒绝召回中国顾客投诉的同样有问题的车。
在中国不断扩大投资的同时,不同市场保持着不同的服务水平,海外企业品牌在中国的各种表现暴露出了它们商业运营的双重标准。 从zara等供应商被曝光非法污染,到苹果企业差异化的维护政策,这些国际知名企业品牌一到中国就面目全非,肆意浪费中国顾客的信任。
这种局面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前几天,中国国家发改委对韩国三星[微博]等6家海外公司的价格垄断开了第一张票。 与欧美国家政府频繁发行的、马上价值十几亿美元的罚单相比,3.53亿元的罚款微乎其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行金额最高的非法客票,表明了中国市场管理者依法取缔公司非法经营的决心。 跨国公司当然不能自由。
对公司来说,建立国际市场认可的企业品牌可能需要几百年,但要打破知名企业品牌可能需要丑闻。 无论在哪里,跨国公司都不能过度使用人们的信任。 否则,你会付出代价的。
标题:“跨国企业别再过度花费中国人的信任”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qy/14155.html